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什么,怎么计算假释考验期?
在司法实践中,刑罚处罚措施中,有期徒刑属于刑罚主刑的一种,通常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所犯的犯罪情节是属于比较严重的了。那么,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什么,怎么计算假释考验期?
网友咨询:假释考验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的?
江苏高志平律师事务所周一律师解答:
假释考验期,假释是对符合假释法定条件的犯罪分子附条件的提前释放,在刑期执行完毕之前对获得假释的罪犯制定一定期限的考察,这段期限就是假释考验期。
假释考验期分为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两种。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
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在假释考验期内,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管理;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周一律师解析:
关于假释的规定:
1、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2、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3、对犯罪时未成年的罪犯的减刑、假释,在掌握标准上可以比照成年罪犯依法适度放宽。未成年罪犯能认罪服法,遵守监规,积极参加学习、劳动的,即可视为确有悔改表现予以减刑,其减刑的幅度可以适当放宽,间隔的时间可以相应缩短。符合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可以假释。
4、对老年和身体有残疾(不含自伤致残)罪犯的减刑、假释,应当主要注重悔罪的实际表现。对除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外,有悔罪表现,丧失作案能力或者生活不能自理,且假释后生活确有着落的老残犯,可以依法予以假释。
有期徒刑的刑期幅度大致可分为三类情况: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为长期徒刑;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为中期徒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短期徒刑。不同期限的有期徒刑,其适用对象也不同。
1、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在刑法分则中,有一些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是短期徒刑,如侮辱罪、诽谤罪、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破坏选举罪、重婚罪、赌博罪、侮辱国旗国徽罪等。
2、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期幅度范围较广,适用面也较宽。
3、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般适用于罪行比较严重,情节恶劣、人身危险性较大的罪犯。
对于罪犯的假释意义:在狱中服刑的罪犯都有提前出狱、重新获得自由的强烈愿望。为了鼓励罪犯认真学习、服从监管、遵守制度、认真改造、真诚悔改,刑法规定了假释制度,是罪犯重新融入社会的桥梁。假释减轻了执行机关的压力与负担。正确的适用假释,将符合条件不必继续在监管场所内服刑的罪犯假释,这不仅有利于假释犯的改造,也有利于狱政部门对其他罪犯的改造。
无锡高校专职讲师、兼职律师。长期从事民法、刑法研究与实务工作。
-
犯罪分子被假释后应遵守哪些规定?
无论是适用缓刑还是假释,对犯罪分子都会有一个考验期,而在这个考验期内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的规定,否则的话可能撤销缓刑或假...
-
假释的对象是哪些犯罪分子?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疾病或确有悔改表现...
-
假释考验期发现漏罪怎么处理
假释考验期发现漏罪怎么处理
-
与服刑人员结婚的是否可以申请假释出来办理
与服刑人员结婚的是否可以申请假释出来办理
-
假释究竟是什么意思?具体条件又是如何规定的?
什么叫假释?假释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
-
我国法律对于假释是如何解释的?2018假释的最新解释
根据法律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公安司法机关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无须申请人的申请,而是由其依职权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直接决定采取...
- 怎样才会算是侵占罪?行为人的...2023-02-23
- 为帮助母亲与人打架,致人受伤...2023-02-23
- 如果家人或亲属协同帮助行为人...2023-02-23
- 男子火车上向女乘客索吻被抓2023-02-23
- 职务侵占罪还清钱还会判刑吗,...2023-02-23
- 被拐25年网络寻亲女子回应,...2023-02-23
- 司机强行超车致妻子死亡将承担...2023-02-23
- 南宁一男子抢夺公交司机方向盘...2023-02-23
-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会受到...2023-02-23
- 隐瞒诈骗在逃人员行踪,是否构...2023-02-23
- 哪些情形能认定为立功?哪些情...2023-02-23
- 未经允许,在禁渔期内电鱼以求...2023-02-23
- 聚众斗殴造成人员伤亡,会受到...2023-02-23
- 侵占和盗窃是一个意思吗?侵占...2023-02-23
-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起哄...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