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可以多次监视居住吗,监视居住的规定有什么?
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得离开指定的区域,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那么,嫌疑人可以多次监视居住吗,监视居住的规定有什么?
因为涉嫌犯罪被监视居住,没有几天被公安机关直接刑事拘留一周后释放后又再次监视居住的,现在想要问下可以同一罪名多次监视居住?
嫌疑人可以多次监视居住,但必须是不同机关作出的。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一个嫌疑人能因一个案件被两次监视居住。在刑事诉讼中,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都是有监视居住的决定权,曾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仍可以由检察院或法院来决定监视居。对于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如果检察院不批捕,但仍需要进行侦查的,公安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三款的规定,可以仍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指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被监视居住的人在监视居住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所谓“住处”,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办案机关所在的市、县内的合法住所。所谓“居所”是指办案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在办案机关所在的市、县内给被监视居住人指定的生活居所。如果被监视居住人有正当理由要求离开住所或指定的居所,必须经过公安机关批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在作出批准决定前,应当征得决定机关同意。所谓正当理由,是指被监视居住人有治病、奔丧等正当事由。公安司法机关不得建立专门的监视居住场所,对犯罪嫌疑人变相羁押。不得在看守所、行政拘留所、留置室或者其他工作场所执行监视居住。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这里的他人是指与被监视居住人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和聘请的律师以外的人。被监视居住人如果要会见他人,必须经过执行机关批准方能会见。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公安机关执行监视居住时,如果发现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上述规定,情节严重的予以逮捕;情节较轻的,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如果是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监视居住的,还应当及时向作出监视居住决定的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报告。
-
监视居住的定义是什么?监视居住的如何适用?
监视居住的定义是什么?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
-
【取保候审保证金】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四十七条 向犯罪嫌疑人宣布取保候审决定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送达公安机关执行,并告知...
-
什么叫监视居住?其相关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监视居住是《刑诉法》中设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责令其在指定的区域或住处...
-
适用监视居住有哪些条件?适用监视居住的程序是什么?
监视居住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中的一种,它比取保候审严厉,但在对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限制上则比拘留、逮捕宽得...
-
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有何区别?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哪个更为重?
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有何区别?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哪个更为重?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都是强制措施,都是为了保护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
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有何不同点?相关法条是如何区分的?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
- 二次酒驾被拘留是不是有案底了...2023-02-23
- 维持死刑!大连宝马车撞人逃逸...2023-02-23
- 不服判决结果能再起诉吗2023-02-23
- 姐弟俩为坐高铁伪造核酸证明被...2023-02-23
- 网络造谣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2023-02-23
- 写色情纸条被老师逮到会面临怎...2023-02-23
- 抢劫罪有哪些法定加重情节?2023-02-23
- 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构成生产销...2023-02-23
-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会降低...2023-02-23
- 一般累犯判刑标准是什么?一般...2023-02-23
- 紧急避险是什么意思?法律对其...2023-02-23
- 拖欠农民工工资或构成犯罪2023-02-23
- 挪用、侵占用于预防、控制疫情...2023-02-23
- 因感情矛盾放火烧毁他人财物,...2023-02-23
- 销售用于治疗传染病的劣药构成...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