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词:诉讼
-
毛瑞敏律师: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能否申请再审?民事诉讼一审审理程序,根据不同案件情况可以适用普通程序、简易程序或者小额诉讼程序审理。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当事人不得上诉,那么当事人能否提起再审呢?#小额诉讼 #再审 #民事诉讼 2023-03-18
-
陈日文律师:当事人撤诉后,能否再次起诉?当事人在案件受理后,判决宣告之前,申请撤销诉讼或者按照撤诉处理的,法院不再审理案件。如果当事人在撤诉后再次起诉的,法院是否应当受理呢?#撤诉 #重复起诉 #民事诉讼 2023-03-18
-
黄炳玖律师: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应当如何处理?民事诉讼过程中,在法院宣判之前,由于审理期限较长,可能发生一些影响案件审理的情况。比如诉讼中当事人一方死亡的,案件是否继续审理呢?#诉讼主体 #继承 #民事诉讼 2023-03-18
-
李阳律师:提起公益诉讼后,受害人能否提起民事诉讼?对于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发生的侵害众多消费者权益的侵权行为,检察院和法律规定的有关机关或者组织,可以提起公益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有关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后,因同一侵权行为受到#公益诉讼 #侵权责任 #民事诉讼 2023-03-18
-
李阳律师:公益诉讼过程中,原告能否申请撤诉?公益诉讼不同于普通民事诉讼,公益诉讼的主体所代表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其诉讼权利受到一定限制,为了防止公共利益受损,公益诉讼案件中,原告不得随意撤诉。那么原告可以在什么情况下撤诉呢?#公益诉讼 #撤诉 #民事诉讼 2023-03-18
-
杨德华律师:二审发回重审的案件,能否变更诉讼请求?一审裁判作出后,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上诉的,二审法院在审理后认为一审裁判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或者程序严重违法的,裁定发回重审。发回重审的案件,当事人能否变更诉讼请求呢?#变更诉讼请求 #发回重审 #民事诉讼 2023-03-18
-
冯苏杭律师:执行完毕后,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如何处理?在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案件审理期间,由于执行程序在符合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情况下仍可继续进行,实践中案外人异议指向的执行标的执行完毕的情形大量存在。正在审理的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该如何处理,是一个困扰司法#案外人执行异议 #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 2023-03-18
-
李天富律师:银行承兑后,法院可否冻结汇票保证金账户?如果银行承兑在先,法院冻结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账户在后,则承兑行可对法院的冻结措施提出执行异议,要求解除冻结。#冻结 #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 2023-03-18
-
谭吉娇律师:当事人分别提起民事和行政诉讼,是否构成重复起诉?公民依法享有诉权之同时,国家的司法资源是有限的,允许当事人对同一案件重复起诉将会导致诉讼程序永远无法终结,当事人权利得不到实质保障,同时也会极大地浪费司法资源,因此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当事人重复起诉。那么#重复起诉 #诉权 #综合 2023-03-18
-
薛丽萍律师:民事案件未经上诉程序,当事人是否可以提起再审?再审是两审终审制的补充程序,再审程序是针对生效判决可能出现的错误而赋予当事人的特别救济程序。虽然当事人有处分二审诉权的权利,但该种权利并不是毫无限制的。实践中对于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放弃上诉权,法院是否裁#再审 #上诉权 #民事诉讼 2023-03-18
-
牛雨师律师:电子数据作为证据时,如何认定原件?所谓电子数据是指基于电子技术生成、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于磁盘、磁带等载体,其内容可与载体分离,并可多次复制到其他载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电子数据作为证据时,如何认定原件?#电子数据 #证据 #民事诉讼 2023-03-18
-
李惠琦律师:举证责任转移,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即当事人应当对自己主张的事实加以证明;当案件事实在诉讼中真伪不明时,由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败诉后果的制度。#举证责任 #证明标准 #民事诉讼 2023-03-18
-
冯晨煜律师:约定仲裁调解不成可向法院诉讼,是否有效?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可仲裁事项提交仲裁裁决的书面协议。仲裁结果具有终局性,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守仲裁裁判,不得向法院提起诉讼,基于此,仲裁协议应当表明双方受到仲裁裁判#仲裁协议 #终局性裁判 #民事诉讼 2023-03-18
-
陈宝玉律师:法院判决过了上诉期,还能上诉吗?15天上诉期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开始计算,原则上十五天经过后,该判决生效,当事人将丧失了上诉权,但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无法上诉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申请顺延。#上诉期 #期间 #民事诉讼 2023-03-18
-
张百合律师:人身保护令,应当如何申请?我国反家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1日起施行,首次建立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身保护令 #家庭暴力 #民事诉讼 20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