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词:家庭
-
为避免子女婚姻风险,应当如何订立遗嘱?婚姻意味着男女双方将自己婚后的时间和财产全部捆绑在一起,而一旦婚姻破裂,双方将会损失惨重,为了预防因子女离婚导致家庭财产流失,浙江独生家庭中不少父母订立遗嘱,指定遗产给儿子或女儿一个人,不作为其婚姻共#遗嘱 #继承 #婚姻家庭 2023-02-23
-
存在有效遗嘱,遗嘱继承是否优先于法定继承?如今,人们的法律观念越来越强,关于立遗嘱的话题频繁上热搜,希望通过生前订立遗嘱做好遗产规划,那么存在有效遗嘱的情况下,遗嘱继承是否优先于法定继承呢?#遗嘱继承 #法定继承 #婚姻家庭 2023-02-23
-
老人在五个子女前立下口头遗嘱,遗嘱效力应当如何认定?遗嘱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当情况紧急时,通常来不及作出书面遗嘱,只能通过口头传达其对于遗产以及其他事务的#口头遗嘱 #继承 #婚姻家庭 2023-02-23
-
没领结婚证,不再继续生活,三岁孩子归谁?我国婚姻法保护男女双方合法有效的婚姻,即需要双方当事人到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同居关系,不受婚姻法保护。但是双方解除同居关系后,共同生活期间取得的财产以及子女抚养权如何分配,往往成为#抚养权 #同居关系 #婚姻家庭 2023-02-23
-
婚内夫妻之间借款,应当如何处理?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夫妻间的账最难算。司法实践中夫妻之间使用共有财产的婚内借款行为,既是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的处分,又是民事主体之间的借贷行为。双方一旦离婚此类婚内的借款行为又应如何处理?#婚内借款 #共同债权 #婚姻家庭 2023-02-23
-
婚前隐瞒精神病史,可以撤销婚姻吗?婚姻应该是非常的忠诚和平等的,这样的婚姻才算是正常的,这种也是一种婚姻上面的一种公平现象,如果说是在婚前去隐瞒自己的病史的话,那么这种婚姻从一开始就不是平等的,而且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没有疾病的#婚前隐瞒病史 #可撤销的婚姻 #婚姻家庭 2023-02-23
-
女方哺乳期内,可以离婚吗?婚姻本应当是幸福美满的,但现实却是我国离婚率逐年增高。国家秉持结婚、离婚自由的原则,但是处于公序良俗以及对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对特定情形作出了离婚限制,那么女方哺乳期内,可以离婚吗?#女方哺乳期 #离婚 #婚姻家庭 2023-02-23
-
离婚多年后,还能请求变更抚养权吗?夫妻双方离婚,子女的抚养权往往是最大争议所在,即使法院作出了抚养权判决,甚至离婚后已经多年,一方仍然想要变更子女抚养权,那么在离婚以后,未直接抚养的一方能否请求便跟抚养权呢?#抚养权 #离婚 #婚姻家庭 2023-02-23
-
家暴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家庭暴力的现象是让人通着痛心和痛斥的。它不仅会造成受害者的身心的不利,还有孩子身心的成长都有一定影响。那么面对家暴,因该如何保护自己?家暴离婚孩子会判给谁?#离婚 #抚养权 #婚姻家庭 2023-02-23
-
不直接抚养子女,抚养费应当怎样承担?夫妻双方离婚后,法院一般判决子女归一方抚养,对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仍然具有抚养子女的义务。主要包括承担抚养费、探望子女等等,那么不直接抚养子女,抚养费应当按照什么标准给付呢?#抚养费.抚养权 #婚姻家庭 2023-02-23
-
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如何转为个人财产?结婚之后两个人构成了家庭,就需要为小家庭而奋斗,双方结婚之后的收入都属于是夫妻共同财产了。但是,有些夫妻感情发生了变化,希望自己的劳动报酬以及财产收益属于自己财产,如何使婚后财产为个人财产?#婚后个人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家庭 2023-02-23
-
小孩满两个月,可以离婚吗?相知不易,相守更难。近年来我国离婚率逐年增高,夫妻双方在婚姻中因为发生种种摩擦而选择结束婚姻关系,但是婚姻不是儿戏,结婚和离婚均受到法律约束。那么小孩刚满两个月,夫妻双方可以离婚吗?#哺乳期 #离婚 #婚姻家庭 2023-02-23
-
“净身出户”,包含抚养权吗?“净身出户”一般指离婚纠纷中,一方当事人放弃婚内共同财产,婚内共同财产全部归属于另一方的情况,但是实践中人们往往对于孩子抚养权有争议,是不是签订了“净身出户”协议,就不能争取孩子抚养权了呢,“净身出户#净身出户 #抚养权 #婚姻家庭 2023-02-23
-
相互有继承权的人同时死亡,继承顺序如何确定?两个以上互有继承关系的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何确定其死亡的先后顺序,这是一个比较复杂并且关系到继承人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那么相互有继承权的人同时死亡,继承顺序如何确定?#继承顺序 #继承权 #婚姻家庭 2023-02-23
-
收养儿童,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现代社会有很多男女不考虑生孩子而打算领养一个,有些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妻也希望可以收养孩子。那么在我国法律规定中,什么样的人可以才可以收养孩子呢?被收养人又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收养 #民事法律行为 #婚姻家庭 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