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词:债权
-
债务加入,是否需要债权人同意?债务加入又称并存的债务承担,指原债务人并没有脱离原债务关系,而第三人又加入到原存的债务关系中,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法律规定债务转让需要得到债权人同意,那么并存的债务承担,是否需要债权人同意才能生效呢#债务加入 #法律后果 #债权债务 2023-03-01
-
债权转让未通知债务人,是否有效?债权转让不需要经过债务人同意,相对于债务转让法律没有过多限制,但是需要债权人与第三人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并且需要口头或者书面通知债务人。那么,债权转让未通知债务人有效吗?#债权转让 #转让效力 #债权债务 2023-03-01
-
债权未到期,债权人能否行使留置权?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合法手段占有债务人的财物,在由此产生的债权未得到清偿以前留置该项财物并在超过一定期限仍未得到清偿时依法变卖留置财物,从价款中优先受偿的权利。那么当债权未到期时,债权人能否行使留置权#留置权 #担保物权.债权债务 2023-03-01
-
保证期间届满后,是否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保证期间,是指当事人约定的或者法律规定的,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限。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保证期间,按照约定执行。那么当保证期间届满后,将产生怎样的法律后果呢,此时是否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呢?#保证期间 #诉讼时效 #债权债务 2023-03-01
-
以医院公益设施提供担保,是否有效?我国民法中规定了公益设施限制担保的条款,主要包括,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那么以医院公益设施提供担保,是否当然无效呢?#所有权保留 #担保 #债权债务 2023-03-01
-
欠钱不还起诉立案,是否有金额限制?实践中常常发生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的情况,这种情况债权人应当保留欠款证据以及交付借款的记录以及自己主张权利的证据。有时候欠的钱金额也不多,债权人担心法院会因为金额太低而不予立案,那么借款纠纷中,涉案金额#立案 #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 2023-03-01
-
债务转让后,保证人能免除责任吗?在为人做了担保人之后,对方又将债务转让给了第三方,让第三方来代替债务人偿还之前的债务。这时候担保人就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是否继续存在了,那么债务转让后,保证人能免除责任吗?#债务转让 #保证责任 #债权债务 2023-03-01
-
所有权保留买卖合同未登记,有什么法律风险?所有权保留买卖是指在动产交易中,出卖人为了担保出卖价款的实现,与买受人约定在买受人完全支付了合同价款之前,标的物的所有权仍归于出卖人的约定。所有权保留是出卖人与买受人之间的约定,具有合同的相对性,如果#所有权保留 #法律风险 #债权债务 2023-03-01
-
债务人放弃继承权,债权人能否行使撤销权?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权,并且放弃自己的到期债权或者低价转让财产的,债权人有权行使撤销权,因为上述财产都是债务人的现有财产,那么对于还未得到的财产期待权,债务人能否放弃呢,例如债务人放弃继承权的,债权人能#放弃继承 #撤销权 #债权债务 2023-03-01
-
当债权债务发生混同时,合同是否终止?合同终止的原因有多种,例如债务清偿完全、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成就等等。那么合同是否会因未债权债务发生混同而终止呢。混同是指债权和债务同归一人,债务人和债权人归于一人,债务似乎没有履行的必要了,那么当债#混同 #合同终止 #债权债务 2023-03-01
-
抵销权的行使,是否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抵销权是指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互享债权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到期债务抵销。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都收到履行期间和诉讼时效的限制,抵销权必须在主动债权已经到期后才能行使,那么主动债权诉讼时#抵销权 #诉讼时效 #债权债务 2023-03-01
-
转让财产权利瑕疵,受让人如何保障利益?实践中为了快速融资,当事人可能在同一财产上设置多个担保物权,或者在设立抵押权后,仍然将该财产转让,那么如果转让的此产上具有担保物权的,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将抵押物拍卖、变卖,那么受让#权利瑕疵 #涤除权 #债权债务 2023-03-01
-
借款合同没有约定利息,起诉时可以主张吗?自然人之间的借贷通常发生在朋友之间,当事人碍于情面未约定利息或者仅仅是口头约定,事后对方到期不履行时,债权人想要主张利息,债务人往往以借款协议未约定利息为由拒绝支付利息,那么借款合同没有约定利息,起诉#利息 #借款合同 #债权债务 2023-03-01
-
借款合同未约定履行期间,诉讼时效如何计算?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往往各项事项约定的不明确,认为仅仅记载了借款的事实即可,甚至只是交付了货币,对利息、履行期限都没有约定,这种情况不利于债权人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借款合同未约定履行期间,诉讼时效如何计算#借款合同 #诉讼时效 #债权债务 2023-03-01
-
挪作他用的借款,能否提前要回?一般在借款前,出借人都会询问借款人借款的原因以及资金用途,目的在于防止借款人将资金用于非法行业难以收回,或者防止借款人将资金用于其他不利于资金收回的活动。通常情况下,双方会将借款用途约定在借款合同上,#借款 #履行期限 #债权债务 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