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合同能事先约定放弃抗辩权吗,事先约定有效吗?
抗辩权在保证合同上是很常用的,抗辩权是说债权人行使债权时,债务人根据法定事由,对抗债权人行使请求权的权利。那么,保证合同能事先约定放弃抗辩权吗,事先约定有效吗?
放弃抗辩权优先的协议是否有效?
保证合同事先约定放弃抗辩权无效。
一、法律规定保证人具有抗辩权,这是法定权利,不得以任何理由(包括以合同的形式)予以剥夺。以合同的形式约定借款人和保证人放弃诉讼时效消灭的抗辩权的合同因违法属无效合同。
二、诉讼时效消灭的抗辩权也属于法定权利,也不得以任何理由(包括以合同的形式)予以剥夺。
【法律依据】
《担保法》第二十条,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债务人的抗辩权。债务人放弃对债务的抗辩权的,保证人仍有权抗辩。
对抗辩权进行类型上的划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抗辩权的含义与特征,在学理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抗辩权作出不同的分类。
(一)抗辩权按其是否从属于主债权而存在,可以分为独立抗辩权和从属抗辩权。
独立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自己不必有主债权存在,只是在另一方行使债权请求权时,有对请求权予以抗辩的权利。
(二)抗辩权按其行使效力的强弱不同,可以分为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
永久抗辩权又叫消灭抗辩权、毁灭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行使可以永远拒绝相对人的请求权的效力。在诉讼上表现为可使原告的起诉受到驳回的判决。
(三)抗辩权按其是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而生,可以分为法定抗辩权和约定抗辩权。
法定抗辩权指法律明确规定的当事人对抗请求权的权利。
行使抗辩权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
(一)适用范围的限制。任何一种抗辩权都有其严格的适用范围,如果超过此范围,就是对权利的一种滥用,因此必须加以限制。我国《合同法》、《担保法》明确规定了几种典型抗辩权的适用范围。
1.同时履行抗辩权只能发生在同时给付的双务合同之中。双方当事人所负担的给付应当同时提出,相互交换。比如买卖合同,如当事人没有约定,买方的价金交付与卖方的转移财产权应当同时进行。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前,可以行使不履行合同的抗辩权,拒绝向对方给付,在对方履行不完全或有瑕疵时,也可以主张合同未经正当履行的抗辩权。
2.后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适用于有先为给付义务的双务合同中。按照法律规定、合同性质或当事人的约定,合同的一方存在先为给付的义务,在其未为履行义务前,无权请求对方履行义务,而对方对其请求享有拒绝的权利。如果先履行一方的履行不符合约定条件,则后履行一方享有拒绝履行其相应履行请求的权利,这是后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如果先为给付义务的一方在履行义务之前,发现对方的财产、商业信誉或其他与履行能力有关的事项发生明显恶化时,可以主动中止履行义务,此为不安抗辩权的适用范围。
3.先诉抗辩权则适用于承担一般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对主债权人的抗辩。在主债权人未就主债务人的财产强制执行而无效果前,保证人可行使抗辩权。
(二)行使条件的限制。《合同法》、《担保法》同时对法定抗辩权规定了严格的法定条件。这是对抗辩权行使的法定限制。
1、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定条件:
(1)在同一双务合同中互负对待给付义务。
(2)互负的义务已到了清偿期。因为同时履行抗辩权是在同时履行时的抗辩权,是一种对方在不为给付时也同时拒绝给付的违约救济权,所以对方的对待给付义务没有到了履行期,也就不存在同时履行抗辩权。须对方未为对待履行义务。只有在对方未同时履行义务时,才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拒绝自己的履行。这种拒绝是相互的,自己可以拒绝向对方履行,对方也可以拒绝向自己履行,最终的平衡通过同时履行而实现,或者以都不履行而告终。
2、后履行抗辩权的法定条件:
(1)必须是双务合同。
(2)合同债务的履行存在先后。履行先后可根据当事人约定、法律规定或交易习惯确定。
(3)先履行义务一方不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
-
保证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何时中断?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众所周知,诉讼时效中断的关键在于债权人主张权利,《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明确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
保证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是怎么样的?
有关于债权债务中,涉及到保证人的情况是最多的。担保人需要和有关的债权债务人签订相关的保证合同。如果发生了纠纷么,保证合同...
-
如何对保证合同进行风险防范?保证的方式有哪些?
合同其实在生活工作中很常见,我们每个人都订立过合同。保证合同是众多合同中的一种,保证合同是保证人与债权人两者之间所签订的...
-
如何对保证合同进行风险防范
如何对保证合同进行风险防范
-
保证合同怎样才能生效?保证合同一般都有哪些特点?
保证人合同怎样才能生效?保证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主体资格,简单来说就是保证人是否具有可以担保债务的资格。例如保证人为...
-
未经债务人同意的保证合同是否有效,保证合同效力是怎样规定的?
保证合同指的是保证人和债权人达成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代为履行或连带责任的协议。那么,未...
- 债权申报主要包含哪些债权,是...2023-03-01
-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如何确定...2023-02-27
- 刘黔坤律师:破产清算中,抵押...2023-03-02
- 欠钱不还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怎么...2023-02-20
- 没有借条,可以用转账记录起诉...2023-02-27
- 债务重组的特征是什么2023-02-27
- 冯苏杭律师:债权转让的通知,...2023-03-02
- 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机构对于发...2023-02-27
- 怎么样补写的借条才有效,欠条...2023-02-27
- 因为债权人的原因没法履行债务...2023-03-01
- 债务人失踪如何索要债款,怎么...2023-03-01
- 银行贷款还不上怎么办?贷款还...2023-02-27
- 债务人离婚躲债,债权人如何维...2023-02-27
- 双方发生经济纠纷会被转为刑事...2023-02-27
- 因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能否直接...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