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刑事案件一定要起诉吗?关于法定不起诉是怎样规定的?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54:54 30460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移送起诉的案件,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71条或173条规定的,作出不起诉决定。不起诉主要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三种。而法定的不起诉,又称为绝对不起诉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

刑事诉讼法:法定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的异同?

酌定不起诉,又称相对不起诉或裁量不起诉。是检察官根据起诉便宜主义对自己拥有的诉权的舍弃而决定不起诉。我国现行的酌定不起诉的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对于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酌定不起诉,犯罪嫌疑人不服的可以提起申诉。

法定不起诉,又称为绝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

法定不起诉的适用条件:

1、没有犯罪事实;

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此条一定要注意显著一词,一定是显著轻微的才可以免于起诉,若是说明情节轻微,不属于法定不起诉的种类,检察院有可能进行酌定不起诉。

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已经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已经被追究了刑事责任,该案件应当予以撤销。

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特赦。它是指国家元首或者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对己受罪刑宣告的特定犯罪人免除其全部或部分刑罚的制度。

5、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刑法中规定有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普通侵占罪。

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7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包括犯犯罪嫌疑人,被告有罪还是无罪的情形

以上六种情形,有的不认为是犯罪,有的是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无法追究刑事责任,总之都不具备起诉的法定条件。因此,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中,对于具有上述六种情形之一的。都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而无须权衡作出这一决定是否适宜,这是法定不起诉不同于酌定不起诉的重要特征。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