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做伪证怎么办,做伪证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证据非常的重要,但一些当事人却为了个人利益而去做了伪证,提供给公安机关的证据必须要真实,如果有做伪证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一定的代价,那么,提供伪证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网友咨询:被告找了两个证人出庭作了伪证,一审法院采信了伪证人的证言判我败诉我该怎么办么办?举报的话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天津铸权律师事务所李炜律师解答:
在刑事诉讼中做伪证可能会涉嫌伪证罪。
《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诉讼中做伪证所负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我国刑法中对伪证行为的法律规定主要有《刑法》第305条、第306条、第307条。值得指出的是,第305条规定的伪证罪和第306条规定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都仅适用于刑事诉讼中。在民事诉讼中并不适用。
在《刑法》中对民事伪证行为加以规定的只有第307条,“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李炜律师解析:
证人作伪证可以是在刑事诉讼中也可以是在民事诉讼中,刑法中所规定的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刑法》第305条规定,犯伪证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方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举证责任,对方当事人对其证据可以进行驳斥,因此,当事人作伪证相对于刑事案件来说对案情的发展以及危害的结果要小的多,但是并不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证人作伪证就不追究其法律责任,《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证人出庭作证,一般由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由人民法院审查后做出是否批准证人出庭的决定。
但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于损害国家利益、涉及身份关系和程序性等事项需要调查的,也可以依职权通知证人出庭作证。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能够正确表达意思的人,是指精神、心智正常的人,即使是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要能够客观的表达案情,都可以作为证人。
当证人存在特殊情况,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提供书面证言、使用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确有困难不能出庭”是指有以下情形:
(一)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二)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
(三)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
(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
(五)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
如证人不具有上述特殊情况,而不出庭作证的,其证人证言也可以作为证据,但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必须要有其他证据佐证才能证明案件的事实。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诉讼,欢迎咨询。
-
伪证罪如何认定?伪证罪与其它罪的区别是什么?
伪证罪如何认定?伪证罪与其它罪的区别是什么?伪证罪是指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行为的一种犯罪,利用虚假...
-
包庇罪与伪证罪的应如何界定?对于包庇罪和伪证罪法律规定又是怎样的?
包庇罪与伪证罪的应如何界定?包庇罪是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伪证罪,按...
-
伪证罪与包庇罪有什么区别
伪证罪与包庇罪有什么区别
-
作伪证会怎么处理,判刑会判几年?
做伪证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耳闻,有时候为了利益和权利,许多人都会迷失自己,做出许多错事。民事伪证有罪指的是在民事诉讼中,伪...
-
被害人虚假陈述构成伪证罪主体吗,伪证罪会如何处罚?
伪证罪是一种很古老的罪名,它对于国家正常的司法秩序以及当事人的人身权利都有严重的危害,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统治者都对...
-
涉嫌构成包庇罪的怎样处罚,和伪证罪怎么区分?
在交通事故中,经常出现“冒名顶替”的情况,这给司法机关对交通肇事的认定和处理带来了极大的麻烦。那么,涉嫌构成包庇罪的怎样...
- 发生车祸造成己方人员伤亡,己...2023-02-23
- 家人需要照顾的,能否判处监外...2023-02-23
- 什么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利用...2023-02-23
- 买卖个人信息会如何处罚,有没...2023-02-23
- 陌生人刷开房门事件频发,酒店...2023-02-23
- 诈骗多人是数罪并罚吗,数罪并...2023-02-23
- 投标过程中,串标的行为构成什...2023-02-23
- 被判处死缓限制减刑的犯人应如...2023-02-23
- 绑架如何判刑处罚,绑架罪与敲...2023-02-23
- 强奸犯捧成励志网红,这股“纯...2023-02-20
- 非监护人的亲戚抢孩子是否适用...2023-02-23
- 考入省监狱当一名狱警怎么样2023-02-23
- 无期徒刑是怎样的2023-02-23
- 被关在自己房间属于非法拘禁吗...2023-02-23
- 缓刑人员什么情况下会收监?202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