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关键词:律师
关键词TAG
暂无介绍
为您推荐其他关键词:
-
李阳律师: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应当如何申诉?受害人受到侵害后,认为属于刑事案件的,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公安机关对案件初步事实审查后,认为构成刑事犯罪的,应当予以立案。公安机关认为事实不清或者不构成刑事案件的,可以不予立案并应当通知当事人。当事人#不予立案 #行政复议 #刑事案件 2023-03-18
-
杨德华律师:二审发回重审的案件,能否变更诉讼请求?一审裁判作出后,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上诉的,二审法院在审理后认为一审裁判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或者程序严重违法的,裁定发回重审。发回重审的案件,当事人能否变更诉讼请求呢?#变更诉讼请求 #发回重审 #民事诉讼 2023-03-18
-
冯苏杭律师:执行完毕后,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如何处理?在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案件审理期间,由于执行程序在符合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情况下仍可继续进行,实践中案外人异议指向的执行标的执行完毕的情形大量存在。正在审理的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该如何处理,是一个困扰司法#案外人执行异议 #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 2023-03-18
-
李天富律师:银行承兑后,法院可否冻结汇票保证金账户?如果银行承兑在先,法院冻结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账户在后,则承兑行可对法院的冻结措施提出执行异议,要求解除冻结。#冻结 #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 2023-03-18
-
谭吉娇律师:当事人分别提起民事和行政诉讼,是否构成重复起诉?公民依法享有诉权之同时,国家的司法资源是有限的,允许当事人对同一案件重复起诉将会导致诉讼程序永远无法终结,当事人权利得不到实质保障,同时也会极大地浪费司法资源,因此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当事人重复起诉。那么#重复起诉 #诉权 #综合 2023-03-18
-
薛丽萍律师:民事案件未经上诉程序,当事人是否可以提起再审?再审是两审终审制的补充程序,再审程序是针对生效判决可能出现的错误而赋予当事人的特别救济程序。虽然当事人有处分二审诉权的权利,但该种权利并不是毫无限制的。实践中对于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放弃上诉权,法院是否裁#再审 #上诉权 #民事诉讼 2023-03-18
-
牛雨师律师:电子数据作为证据时,如何认定原件?所谓电子数据是指基于电子技术生成、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于磁盘、磁带等载体,其内容可与载体分离,并可多次复制到其他载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电子数据作为证据时,如何认定原件?#电子数据 #证据 #民事诉讼 2023-03-18
-
李惠琦律师:举证责任转移,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即当事人应当对自己主张的事实加以证明;当案件事实在诉讼中真伪不明时,由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败诉后果的制度。#举证责任 #证明标准 #民事诉讼 2023-03-18
-
冯晨煜律师:约定仲裁调解不成可向法院诉讼,是否有效?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可仲裁事项提交仲裁裁决的书面协议。仲裁结果具有终局性,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守仲裁裁判,不得向法院提起诉讼,基于此,仲裁协议应当表明双方受到仲裁裁判#仲裁协议 #终局性裁判 #民事诉讼 2023-03-18
-
陈宝玉律师:法院判决过了上诉期,还能上诉吗?15天上诉期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开始计算,原则上十五天经过后,该判决生效,当事人将丧失了上诉权,但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无法上诉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申请顺延。#上诉期 #期间 #民事诉讼 2023-03-18
-
张百合律师:人身保护令,应当如何申请?我国反家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1日起施行,首次建立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身保护令 #家庭暴力 #民事诉讼 2023-03-18
-
苏文进律师:诉前证据保全,是否必须提供担保?诉前证据保全是证据保全的一种,2012年新民诉法明确了证据的诉前保全制度,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诉前证据保全 #担保 #民事诉讼 2023-03-18
-
如何看待佛媛现象?9月23日,央视网发布文章《这群佛媛真是欲壑难填!》称这些佛媛,看似与世无争,实则物欲横流,不仅破坏了宗教场所的严肃气氛,而且涉嫌违法违规。#免费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咨询免费 #免费律师咨询 #在线律师咨询 #语音咨询 2023-03-18
-
如何看待美团被罚34.42亿,美团的行为是否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我国《反垄断法》并不反对企业合法拥有垄断地位,但反对企业因此实施滥用行为。#免费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咨询免费 #免费律师咨询 #在线律师咨询 #语音咨询 2023-03-18
-
男子火车站猥亵女大学生被拘留,猥亵他人会受到何种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免费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咨询免费 #免费律师咨询 #在线律师咨询 #语音咨询 20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