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词:辩护
-
符合假释条件的,应当如何办理假释?我国刑法中规定了假释程序,目的在于鼓励犯罪人积极改造,改过自新,对于经过一定刑期且表现良好的犯罪人,可以申请假释,那么对于符合假释条件的,应当如何办理假释?#假释 #刑事程序 #刑事辩护 2023-02-23
-
刑法中的牵连犯,应当如何处理?因为实践中犯罪种类繁多,犯罪人所犯的各罪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为了更好地定罪处罚,刑法理论中有牵连犯、吸收犯等,那么如果属于牵连犯应当如何处理?#牵连犯 #犯罪 #刑事辩护 2023-02-23
-
关于犯罪构成理论,不同学说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关于刑法中犯罪构成理论,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学说观点,以往我国学术界通说为前苏联的四要件说,今年来主流理论向二要件说和三要件说靠近,那么这些不同的理论之间有什么区别呢?#犯罪构成 #刑法理论 #刑事辩护 2023-02-23
-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离开所在地,会受到什么处分?社区矫正制度是将犯罪人限制在固定的社区中心生活并参加教育活动的一项制度,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出行管理规定,未经批准离开住所地的,将会受到一定的处罚。#社区矫正 #刑事强制措施 #刑事辩护 2023-02-23
-
哪些情形下,见死不救构成犯罪?见义勇为是法律所鼓励的事情,见死不救一般情况下属于道德范畴,但是在特定情况下,见死不救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那么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见死不救的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呢?#不作为犯罪 #刑事犯罪 #刑事辩护 2023-02-23
-
“上海杀妻焚尸案”一审宣判,犯多种罪行应当如何处理?7.30日上海法院公开宣判了“上海杀妻焚尸案”,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根据判决书可知,犯罪人既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又触犯了放火罪,对于犯多种罪行的人应当如何处理呢?#故意杀人罪 #数罪并罚.刑事辩护 2023-02-23
-
14岁以下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吗?我国刑法根据我们国家一贯的对少年儿童的危害行为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政策为指导,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状况、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以及各类犯罪的情况等实际出发,并适当借鉴别国的立法经验。#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辩护 2023-02-23
-
刑法中的间接正犯,应当如何认识?刑法中的间接正犯概念是与直接正犯相对应的,间接正犯具有利用他人或者将他人视为工具的主观意识,那么应当如何正确认识间接正犯呢?#间接正犯 #实行犯 #刑事辩护 2023-02-23
-
酒后滋事伤人,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喝酒伤身也伤神,喝完酒后往往对自己的行为、言论失去控制,容易伤害到他人,如果酒后滋事伤人,那么对于醉酒后无意识的人来说,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呢?#醉酒 #责任能力 #刑事辩护 2023-02-23
-
加拿大艺人在中国犯罪,中国法院是否享有管辖权?昨日北京警方发布吴亦凡因涉嫌刑事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的公告,不少网友纷纷留言,吴亦凡作为外籍人士,在中国犯罪,是否适用中国刑法,在中国服刑?#刑事管辖权 #外国人犯罪 #刑事辩护 2023-02-23
-
刑法中的事实认识错误,应当如何认定?刑事案件千奇百怪,犯罪人通过各种方法实施犯罪,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要求较高,如果是故意犯罪,需要论证行为人具有实施犯罪的故意,准确地说是实施本罪的故意,那么如果犯罪人产生了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应当如何定罪#事实认识错误 #认识错误 #刑事辩护 2023-02-23
-
放任结果的发生,是否属于间接故意?刑事案件中,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犯罪人主动希望发生的,有时候他只是预见了犯罪结果的发生,但是没有阻止结果的发生,而是放任结果的发生,那么只要是放任结果的发生,属于间接故意吗?#间接故意 #故意犯罪 #刑事辩护 2023-02-23
-
刑法中的帮助犯,应当如何认定?刑事案件中可能存在多个行为人,属于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中根据行为人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主犯和从犯。帮助犯一般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那么刑法中的帮助犯,应当如何认定?#帮助犯 #共同犯罪 #刑事辩护 2023-02-23
-
刑法中的过失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刑法中的犯罪可以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故意犯罪是指希望或者放任结果的发生,那么过失犯罪,应当如何判断呢?#过失犯罪 #犯罪构成 #刑事辩护 2023-02-23
-
在服刑期间家里家属病危,犯人可以申请探视吗?在服刑期间,一般情况下犯人不能出狱,应当严格在监狱内服刑。但是如果犯人的近亲属,例如配偶、子女或者父母病危的,犯人能否申请回家探视呢?#探视 #服刑期 #刑事辩护 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