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下,见死不救构成犯罪?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19:46 34752

见义勇为是法律所鼓励的事情,见死不救一般情况下属于道德范畴,但是在特定情况下,见死不救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那么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见死不救的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呢?

看到有人跳河,不认识不是朋友,不去救他犯法吗?哪种情况不救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哪种情况不救人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见死不救是否构成犯罪,这涉及到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的来源。如果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见死不救构成不作为犯罪

1、对跳河的人负有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例如配偶、子女、父母),而不救助那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了。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夫妻之间、直系血亲之间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扶养、抚养、赡养的义务。

2、对跳河的人负有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例如你是河道的管理者,或者是在河道中负责救生业务的人。

3、对跳河的人负有合同义务。和跳河的人签订合同,约定他每月付你若干元RMB,你负责他的安保工作,此时你对他负有保护其安全的义务,因此不履行救助义务,构成不作为犯罪

4、先前行为,使跳河的人的法益处于不合理的危险之中。比如,你开车不小心把他撞河里了;他是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你带他去河边玩耍等等。

虽然具备了上述条件之一,但是不具有作为的可能的,或者即使履行了救助义务也不能阻止结果发生的,也不构成犯罪。法律只是要求能够履行义务的人履行义务,而不会强求不能履行义务的人履行义务。至于行为人能否履行义务,则应从行为人履行义务的主观能力与客观条件两方面进行判断。

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而不作为犯罪则是指行为人以不作为方式实施危害行为而构成的犯罪。成立不作为,在客观方面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义务(作为义务)。据此,与落水儿童没有抚养关系的过路人不抢救该儿童的,不成立不作为犯罪,因为他只有道义上的义务而没有法律性质的义务。反之,与落水儿童具有抚养关系的父亲不抢救该儿童的,则是不作为犯罪,因为他具有法律性质的义务。

2、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当履行义务面临一定危险时,不能要求行为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履行义务。“能够履行特定义务”不仅意味着行为人具有实施防止结果发生的积极行为的可能性,而且意味着具有防止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结果。不作为的核心是行为人没有履行义务,行为人在此期间实施的其他行为,并非不作为的内容,也不影响不作为的成立。不作为之所以能成为与作为等价的行为,在于它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结果。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