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间接正犯,应当如何认识?
刑法中的间接正犯概念是与直接正犯相对应的,间接正犯具有利用他人或者将他人视为工具的主观意识,那么应当如何正确认识间接正犯呢?
什么是刑法理论中的间接正犯?
间接正犯也叫间接实行犯、他手正犯,是针对直接正犯而言的一种正犯。是指不亲自实行危害而利用他人之手达成犯罪目的。行为人通过强制或者欺骗手段支配直接实施者,从而支配构成要件实现的,就是间接正犯。成立间接正犯,不要求行为人出现在犯罪现场,也不要求行为人参与共同实施行为。肯定间接正犯,意味着间接正犯必须对被利用者所造成的法益侵害结果承担责任。
它包括以下情况:
1、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例如,甲教唆15岁的乙盗窃,因为乙未到刑事责任年龄,甲属于实行犯,即正犯(间接正犯)。
2、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如,甲医生欲杀害病人丙,将毒针交给不知情的护士乙。乙给丙注射后,致丙死亡。甲医生为间接实行犯,乙视为不知情的工具。
行为并不需要仅仅以行为人自身直接的身体性行为为基础,与能够将器具和动物作为工具加以使用一样,也能够将他人作为工具实施犯罪。这种将他人作为工具加以利用,实现犯罪的情形,称为间接正犯。
实务上对于间接正犯的形态,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无意识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犯罪构成要件所需的责任能力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2、利用善意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构成要件的违法意识(认识因素)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3、利用无目的而有故意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目的犯的必须的特别责任要件而利用;
4、利用合法行为的工具。即对于他人不违法或有阻却违法性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5、利用欠缺行为责任的工具。即对于他人欠缺规范要素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6、利用无意识的工具。即利用他人无意识的举动的情形;
7、利用不犯罪的工具。即对于他人不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8、利用无身份而有故意的工具。即被利用人的行为虽有故意,但欠缺属于法定构成要件的身份;
9、利用有身份而无故意的工具。即利用人因欠缺某种犯罪构成要件所规定的特别身份,而导致无法亲自实施的行为,而利用有此身份的人来实施的情形。
-
什么样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
操纵证券市场罪通常情况下怎么判刑?
近年来,立法机关、执法机关持续依法从严治理、打击操纵市场等证券违法犯罪行为,逐步构建起行政、刑事多元的追责体系,对操纵市...
-
醉驾罚金要在什么时候交?
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判决时,强制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资金,对犯罪分子进行经济制裁的一种刑罚方法。
-
入室打人构成什么案件?
大家都知道自己的房子如果没有经过同意的话,其他人是不可以进来的,否则的话就有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如果还入室打人的话是...
-
未成年人怀孕男方该怎么判?
虽然现在的性观念比较开放,但是我们要知道在未成年的情况下发生关系也有可能受到法律的处罚,这需要我们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
-
犯罪既遂的判定标准是怎样?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犯罪既遂,是指犯罪人的行为完整地实现了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的事实。
- 虚假宣传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发...2023-02-23
- 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诈骗,会...2023-02-23
- 如何解释“过于自信的过失”?2023-03-19
- 什么是“套路贷”,需要负刑事...2023-02-23
- 两学生把老师打骨折获刑九个月...2023-02-23
- 辅警和警务辅助人员有什么区别...2023-02-23
- 过失犯罪的定罪与量刑2023-02-23
- 盗窃绿化木箱给丈母娘种菜,亿...2023-02-23
-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销售...2023-02-23
- 杀人后伪造信息骗取赔偿款,会...2023-02-23
- 警方回应乘客喊飞机上有炸弹,...2023-02-23
- 什么是刑事诉讼证明责任,怎么...2023-02-23
- 中山大学学生诽谤他人被开除学...2023-02-23
- 伪造公司印章承接工程项目会受...2023-02-23
- 死刑复核程序怎样的,死刑复核...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