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行为是事实行为吗?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其他

2023-02-27 11:06:54 8402

在现实生活当中,侵权行为和事实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事实行为与侵权行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普通老百姓由于法律知识的匮乏对着两个名词很模糊。江苏苏彭律师事务所刘丰律师解析。

事实行为与侵权行为

事实行为是“法律行为”的对称。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的不直接决定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不直接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机关在管理中,除作出具有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外,其活动大部分属于事实行为,如做出决定前的材料准备行为,作出决定后的实际执行行为等。按其与行政行为的相关性划分,事实行为可分为程序性行为和非程序性行为;前者与行政行为紧密相联,对行政行为的产生过程和实施过程具有重大影响,常为行政程序法所规范,违法的可导致与其相关的行政行为的撤销;后者不依附于某一行政行为,如对相对人的监督检查行为,也受行政法的规定,在其违法时可能发生行政主体或行政工作人员的责任问题,如赔偿责任,惩戒责任等。

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发生后,在侵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就产生了特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刘丰律师补充:

侵权行为是事实行为吗

侵权行为是事实行为。

事实行为,也指非表意行为,是指当事人在主观上并没有发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一旦实施该行为即在客观上产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侵权行为,是因违反民法规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事实行为有意思表示行为,但是其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因此其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通俗点说,侵权行为已经发生,不会去管当事人基于何种意图侵犯他人权利或者纯粹是意外,但是事实上行为已经发生,这才是法律所关注并要着手予以解决的。明确指出一点,侵权行为的成立并不需要意思表示,所以是事实行为。

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行为是指因行为人对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财产权和人身权,并造成损害的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刘丰律师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学专业,其在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债权债务,损害赔偿等方面较为擅长。刘律师一直以“认真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为宗旨,其努力让每一次当事人感到专业诚信与放心。
延伸阅读
  • 如何界定音乐作品侵权?

    歌手因作品涉嫌抄袭时,总会被推上风口浪尖,而每当类似的事件发生,都会引发网络上新一轮对音乐作品著作权问题的探讨热潮。

  • 高空抛物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是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物抛掷物、坠落物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形时有发生,有时甚至造成他人重伤、死亡。...

  • 给电视剧写续集小说算侵权吗?

    二次创作,又称再创作,是指利用现有的文学作品、图像、电影、音乐或其余艺术作品。这些作品被称为“二次创作物”。

  • 被起诉商标侵权怎么处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注册商标也越来越多,而许多经营者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直到被诉讼后,才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需要承担民事侵权责...

  • 图解影视作品,构成侵权吗?

    相信许多人都在一些视频网站上看过图解电影,图解电影就是将电影内容截图成若干张静态的图片,在每张图片上配上剧情相关的文字描...

  • 村民自治侵权,可否提起行政诉讼?

    村民自治简单的说就是广大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