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不成立的后果是什么,怎样证明买卖合同已成立?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买受人接受此项财产并支付约定价款的合同法。买卖是商品交换最普遍的形式,也是典型的有偿合同。那么,买卖合同不成立的后果是什么,怎样证明买卖合同已成立?
买卖合同不成立后果是什么?
买卖合同不成立,就不形成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因此不存在履行合同的责任,更不存在违约责任。但在债权法上合同当事人间并非不产生任何权利义务关系。
主要分两种情况:
一、合同不成立,当事人也未实际开始履行,尚未造成财产后果的,当事人可以继续磋商订立合同,也可以停止订立合同;
二、合同不成立,当事人已开始实际履行,当事人既可以继续弥补订立合同手续,也可以停止订立合同。
对于停止订立合同的,一方或双方因接受履行而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对方,因为此时当事人取得的财产无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依据,此外,造成合同不成立有过错的一方赔偿对方的经济损失。
合同成立的证明:
1、以要约和承诺的方式订立合同的,证明要约、承诺生效的信函、数据电文,诸如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证据。
2、以行为作出承诺的,证明该行为已为相对人所接受的证据。
3、以合同书的形式订立买卖合同的,由双方共同签章的合同书,即为证明买卖合同成立的直接证据。
4、根据《合同法》第33条规定,当事人在合同成立前可以要求签订确认书,合同自签订确认书时成立,因此确认书也是合同成立的直接证据。
5、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买卖合同成立的,证明合同已经履行且为相对人所接受的证据。
合同成立始于承诺生效,它是当事人对合同标的、数量等内容协商一致的结果。所以,合同成立必须有以下两个要件:
1、须有两方以上订立合同的当事人;
2、对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等内容经协商一致,达成合意。
合同的无效和不成立区别主要体现在:
(1)从两者的概念和构成要件来看,合同的不成立是指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未达成合意,如未作出承诺,或未就法定的必须采取书面的合同速成书面的协议。而合同的无效是指合同在内容上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以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2)尽管当事人没有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但当事人自愿作出履行的,可以认为合同已经成立。而对于无效合同来说,因其在内容上违反了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合同具有不得履行性。
(43)在合同不成立的情况下,法院或仲裁机构不能主动审查合同是否已经成立,但由于无效合同具有违法性,因此对无效合同应实行国家干预的原则,法院或仲裁机关可以依职权主动审查合同的效力,如发现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应确认该合同无效。
(4)从法律后果上看,因合同成立主要涉及当事人的合意问题,因此合同不成立只产生民事责任而不产生其他的法律责任。但对于无效合同来说,因为它在性质上有不法性,所以不仅要产生民事责任,而且还可能产生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
如何认定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
近年来,农村房屋买卖交易越来越多,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小产权房”“乡产权房”交易。那么实务中应如何认定该类合同的效力呢?
-
没签书面合同,买卖合同关系如何认定?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高效便捷的市场需求,有时因为交易频繁、数额不大、业务关系良好等原因,现实社会中存在很多口头、电话、微...
-
不是同村村民签订的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吗?
农村建设的加快,让农村的土地成了香饽饽。宅基地属于村集体组织成员共同所有,村民只享有宅基地使用权。
-
关于买卖合同交付有什么规定?
我们在进行买卖交易时,应当遵守好相应的买卖交易所签订的买卖合同。那么,买卖合同交付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
买卖合同中所有权保留是什么?
所有权保留,是指在买卖合同中,根据法律规定或双方当事人之间约定买受人先占有使用标的物,但在双方约定的特定条件成就前,出卖...
-
买卖合同中标的物风险谁承担?
买卖合同是日常经济生活中最常遇见的合同,也是和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结合最密切的合同。
- 定金和预付款的区别是什么,定...2023-02-23
- 约定了承诺期限的要约,能否撤...2023-02-23
- 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2023-02-23
- 承揽合同成立的标准是什么,有...2023-02-23
- 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构成合同法“...2023-02-23
- 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的效力是...2023-02-23
- 空房不住,为什么还交物业费?2023-03-18
- 二房东私自转租房子,合法吗?2023-02-23
- 租房合同有滞纳金的规定吗,都...2023-02-23
- 无效合同认定后,有什么法律后...2023-02-23
- 施工方是否可以以新冠疫情为不...2023-02-23
- 小区失火楼道消防栓没水,物业...2023-04-21
- 什么是诺成合同?哪些合同属于...2023-02-23
- 伪造事实骗取他人钱财,会受到...2023-02-23
- 借款合同诉讼时效已过债务人同...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