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提前还款的,是否构成违约?
借款合同一般来说包括的内容有借款金额、还款日期、担保人或者抵押物等事项,借款合同在当事人提前还款的时候可以解除,因为借款合同终止的条件就是义务人履行了相应的义务。
网友咨询:
贷款56000,还了1年5个月,提前还款还要37100,解除合同,不要了,可以吗,不存在上征信吧。
中伦文德(重庆)律师事务所黄硕秋律师解答:
首先,你的借贷只要是合规的金融活动,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如果是正规的借贷,你违约不还,那么,不管是银行还是其他的金融公司,根据行业规定和公司业务程序,自然会把违约的用户提交到央行的征信数据中心。所以,建议除非无路可走,不然还是保护好自己的征信,大数据时代,征信不好,太可怕了。
黄硕秋律师解析:
提前还款不适用的人群有哪几类?
1、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房屋贷款是日常支出的重要部分,月供往往占月收入的30%-50%,在频繁加息的情况下,部分“房奴”压力开始增加,急于提前还贷。频繁加息所累积的利息虽然较多,对于资金短缺、经济能力比较有限的消费者,不宜打乱原有的理财计划。同时,使用应急资金会增加未来生活的风险,有可能“因小失大”。
2、目前在商贷当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等额本息还款法。进入还款阶段中期后,月供的构成中,大部分都是本金,提前还款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如果消费者资金不是很充裕,可以不急于提前还款。特别是进入还款后期,也就没有必要动用集中的资金还款。这样既打乱了理财计划,又不利于资金的有效使用。
3、从目前银行对提前还款的条件来看,一般都要求还款额是1万元的整数倍,等额本金还款法是指每月偿还的本金相等,然后根据剩余本金计算利息,因此初期还款较多,压力较大,随着本金不断减少,月供也不断递减,这样后期的还款显得比较轻松。以贷款30万元,期限20年为例,从还款期的第六年开始,即还款期已经达到1/4,在月供的构成中,本金开始多于利息,如果这个时候进行提前还款,那么所偿还的部分其实更多的是本金,这样就不利用有效的节省利息。
4、如果消费者的资金只是在银行存着,近期内都不会使用,回报率为存款利率,两相比较,贷款利率6.5555%,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3.87%,贷款利率明显高于存款利率,这种情况下把资金用于提前还款比较合适。如果消费者的资金有更好的投资理财渠道,比如投资于基金、外汇等理财产品,而且资金运作能力比较强,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率,资金所产生的收益高于提前还款所节省的利息,那么从发挥流动资金的效用看,这部分消费者没有必要把资金用于提前还款。
黄硕秋律师,中伦文德(重庆)律师事务所主任,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曾任多年法官,历任审判员、庭长。1999年辞去法官公职从事律师工作,承办了大量影响广泛的案件,获得委托人一致好评。
-
欠钱不还的民间借贷是不是诈骗行为?
所谓诈骗罪,指的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财产,而用一些虚构事实的方法来骗取一些数额比较大的公私财物。
-
民间借贷纠纷,如何判断是不是虚假民事诉讼?
实践中,当事人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借贷关系真实存在,且借贷双方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和人员混同等情形,人民法院能否认定当事人...
-
民间借贷合同认定无效就不用还款了吗?
借款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当事人核心焦点在于:借款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借款人取得的资金如何处理?双方当事人基于无效借款合同约定...
-
民间借贷中如何认定是共同借款人?
借款人的亲友出于担保、见证、居间等其他目的,与借款人共同在借款合同上签字的情形并不罕见。那么上述情形中,若出借人主张共同...
-
信用卡套现出借,受法律保护吗?
生活中,总会遇到需要用钱的朋友向我们借钱,但是当我们身上没钱的时候,有人就会想到用信用卡套现的方式将钱借出去。
-
民间借贷纠纷能在原告所在地起诉吗?
日常生活中,人们互相借款的行为频繁发生,民间借贷纠纷日益增多。民间借贷纠纷,是指因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
- 银行开立保函,保函反担保人可...2023-03-01
- 在合同签名区域内签名不同意合...2023-02-27
- 怎么确保自己的债权实现,有什...2023-02-27
- 财产保险合同是否能够解除?财...2023-02-27
- 债权债务转让有争议如何处理,...2023-02-27
- 微信绑了银行卡手机被偷怎么办2023-02-27
- 男子花398纹眉却被套路消费...2023-02-27
- 法律关于劳动合同违约金是如何...2023-02-27
- 农村土地二轮承包政策2023-02-27
- 债务人死亡前转移财产怎么处理2023-02-27
- 期待利益的范围具体有哪些?期...2023-02-27
- 第三方收账公司暴力催收,用什...2023-02-27
- 个人贷款债务人变更包括哪些内...2023-02-27
- 合同终止经济补偿金的计算2023-02-27
- 借款合同纠纷到什么地方起诉,...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