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逃离现场后自首的如何判刑?
驾驶员开车撞到人后,应该立即对被撞人实施救助措施,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救人,如果驾驶者想逃避法律责任选择逃逸的,被公安机关捉住后会罪加一等,那么开车撞死人逃逸后自首的定罪量刑?
网友咨询:
今天下午撞死人了,当时害怕就走了 ,一个小时才自首的,请问算逃逸吗?
北京市东元(深圳)律师事务所王利南律师解答: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且负事故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一般会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积极赔偿取得谅解书,只是酌情从轻处罚。
逃逸造成的最严重后果就是,使伤者缺乏救助,导致伤势严重以致死亡。法律规定逃逸是加重情节,会加重处罚。
如果出于逃避法律责任,但履行救助义务。如行为人交通肇事将人撞倒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后逃离现场。120医护人员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这种情形下,行为人虽构成逃逸,但主观恶性不深。仅出于逃避法律责任,现实中为抢救伤者,争取了宝贵时间。对于这种情形,认定责任时应该从宽。
王利南律师解析: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怎样认定
1、肇事后积极抢救伤者和财产并报警或委托他人报警,后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这是典型的自首。
2、但肇事后虽然积极抢救伤者和财产并报警或委托他人报警,但又因惧怕承担责任而逃逸,后被抓获的,不能认定为自首。因为在这种情形下,肇事者的主观心理状态已经发生变化,不愿承担罪责而逃避法律制裁,客观行为也印证了其主观心态。
3、肇事者报警或委托他人报警,但并未抢救伤者和财产,这种情况也应认定为自首,因为不管肇事者当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如何,他的行为确已使自己处于公安机关的掌控之下,只要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就应当认为符合自首的成立条件。
4、肇事者抢救伤者和财产,但并未报警或委托他人报警的情形下,应区别不同情况加以对待。如果肇事者是忙于抢救伤者和财产而没有时间和机会报警,并且未逃逸,之后接受公安机关询问和处理的,应当认定为自首,因为从主观上看,肇事者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只是没有时间和机会报警,从报警和救助的逻辑关系上看,救助伤者应当是放在第一位的,在交通肇事发生以后,救助伤者刻不容缓,而报警投案则缓之无妨,此时救助应优于报警投案。如果呆板地强调肇事者报警投案势必是对法律规定的一种教条化理解。
5、肇事后未报警或未委托他人报警,但有证据证实肇事者确已准备去投案或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抓获的,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王利南1992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1993年到深圳法制报社工作,2001年起律师执业至今。有过法院等司法部门以及为华润等大型企业法律服务等实际工作经历,发表法学著作作品近两百万字。
-
因争吵气死他人算过失致人死亡吗?
“气死我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表达情绪时常用的话,但在争吵过程中如果一方真的被“气死了”,另一方是否需要担责呢?
-
债务人死亡没有遗产,债权人该怎么办?
债务人去世了,是不是意味着借出去的钱就要不回来了?究竟是不是“人死债消”?
-
死亡宣告被撤销了,财产怎样处理?
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离开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在宣告死亡之后,即发...
-
绑架罪致人死亡是不是结果加重犯?
所谓结果加重犯,就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具备了基本的犯罪构成,或者说实施了一个基本的犯罪行为,该行为同时又造成一个作为加重法定...
-
过境途中人员死亡,要运尸体入境,需提交什么材料?
在入出境或者过境途中发生人员死亡,需要运送尸体入境的,托运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向海关申报并提交以下材料:(一)尸体、骸骨入...
-
司机强行超车致妻子死亡将承担哪些责任,司机强行超车导致妻子死亡悔得直跺脚,他将承担哪些责任?
首先,事故车的司机在不符合超车条件下强行变道超车,是诱发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触犯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需要承担法律上的主...
- 因家庭琐事持刀故意伤人,会受...2023-02-23
- 参与聚众斗殴,造成多人受伤,...2023-02-23
- 什么样的行为构成诽谤罪?诽谤...2023-02-23
- 深夜飙车后被抓了,北京妙峰山...2023-02-23
- 犯罪分子被假释后应遵守哪些规...2023-03-28
- 未成年致人一死一伤,涉嫌故意...2023-02-23
- 核载9人客车竟被塞进19名乘...2023-02-23
- 无期徒刑是否可以转为有期徒刑...2023-02-23
- 未经许可非法采矿,会受到怎样...2023-02-23
-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2023-02-23
- 转化型抢劫罪,也会存在未遂犯...2023-02-23
- 销售明知是用于防治新型冠状病...2023-02-23
- 对于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如何处罚...2023-02-23
- 被判无期徒刑最少服刑几年?2023-02-23
- 哄闹法庭会受到怎样的处罚?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