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共同犯罪能否以不同罪名分别定性,有何法律规定?
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那么,对共同犯罪能否以不同罪名分别定性,有何法律规定?
王某(男)与李某系夫妻,因李某曾被本案被害人孙某欺辱过,故夫妻二人找到孙某后遂发生抓扯。孙某被王某与李某二人打倒在地。李某此时便开始劝阻其丈夫王某停止伤害。王某不听李某的劝阻,从路边捡起一块砖头往孙某头上砸去。李某此后一直劝阻王某的行为,且并未对孙某再实施加害行为。被害人孙某被王某用砖头砸中头部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王某与李某事前可能有伤害孙某的共同故意,但在扭打过程中王某的主观故意起了变化,由故意伤害转为了故意杀人。现有证据均无法证明王某与李某二人先前将孙某打倒在地的行为究竟给孙某造成了怎样的伤害,即根本不能明确二被告人的共同伤害行为是否对孙某造成了轻伤及以上的伤害。在之后的行为中,李某并未参与致死孙某的行为,且一致在旁竭力劝阻王某实施加害行为。很显然,本案中犯罪结果即孙某的死亡并非由王某与李某的共同行为造成,且二人行为之间就孙某死亡的事实也并不存在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的环节。
我国《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据此,成立共同犯罪须具备以下条件:
1、二人以上
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其中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这一点将共同犯罪与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相对付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实施超出相对负刑事责任范围的危害行为的“间接正犯”。另外,由特殊主体构成的犯罪,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以特定的行为可以与实行犯构成共同犯罪。
2、共同的犯罪行为,成立共同犯罪必须时二人以上且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必要共同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这种共同犯罪有以下三种:
(1)对向性共同犯罪,指基于二人以上的互相对向行为构成的犯罪。
(2)聚合性共同犯罪,指以向着同一目标的多数人的共同行为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如武装叛乱、暴乱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等属之。
(3)集团性共同犯罪,指以组织、领导或参加某种犯罪集团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
根据《刑法》第26条第1款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即除了对自己直接实施的具体犯罪及其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外,还要对集团成员按该集团犯罪计划所犯的全部罪行承担刑事责任。但首要分子对于集团成员超出集团犯罪计划(集团犯罪故意)所实施的罪行,不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对于组织、指挥共同犯罪的人,应当按照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于没有从事组织、指挥活动但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应按其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
共同犯罪的情况下能否成立犯罪中止?
共同犯罪行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犯罪行为,在犯罪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犯罪的形态问题,其中就包括犯罪中止,那么共同犯罪犯罪中止...
-
共同犯罪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如何划分?
在对共同犯罪进行处罚的时候,需要仔细区分一下各个当事人在身份,毕竟针对不同的身份,法律中规定的处罚原则是不一样的。那到底...
-
拆迁安置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能否转让,转让有何法律规定?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首次从国家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个人或者集体将其土地使用权以有偿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出让,租借给他人的经济行...
-
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如何确认,有何法律规定?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
-
土地转让后地役权是否转让,有何法律规定,土地转让
土地转让是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有偿或无偿地由甲转给乙的行为。在土地私有制条件下,土地买卖、土地出租等属于有偿转让;土地赠与...
-
如何认定商品房商业广告的性质,有何法律规定?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发现由于近年来,出卖人利用广告作过分夸大宣传,诱骗买受人订立购房合同,但在事后却不予兑现,这也是商品房...
- 涉嫌诈骗罪可以减刑吗?诈骗罪...2023-02-23
- 因琐事殴打他人致其轻伤,会受...2023-02-23
- 判罚结果不满怎么办2023-02-23
- 因琐事持刀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2023-02-23
- 数罪并罚中出现新罪如何计算,...2023-02-23
- 清明节扫墓引发火灾,会受到怎...2023-02-23
- 协助抓捕的罪犯如何认定立功,...2023-02-23
- 男子故意摔共享单车致三车追尾...2023-02-23
- 帮信罪刑事案件开庭流程是怎样...2023-02-20
- 虚假司法鉴定有那几种表现形式2023-02-23
- 两人共同殴打一人,致人受伤,...2023-02-23
- 行车纠纷与人互殴,持刀伤人,...2023-02-23
- 缓报、瞒报、漏报疫情的需要负...2023-02-23
- 杀人后伪造信息骗取赔偿款,会...2023-02-23
- 孩子母亲生下孩子走了算遗弃吗...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