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多长多久后才可以减刑,怎么规定的?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25:29 23297

减刑是为了鼓励罪犯改过自新,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如果服刑人员在狱中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的,可以申请减刑。那么服刑多长多久后才可以减刑怎么规定的

服刑多长多久后才可以减刑怎么规定的

原判刑期五年以上的,一般投入执行一年半以后方可呈报减刑。也就是入监一年半后方可申请首次减刑,之前在看守所的时间是不计算在内的。

五年以下的是一年后可以呈报减刑。每次减刑一般不超过一年。罚金、民事赔偿、没收财产等财产刑没有履行的,非法所得未收缴的,一般不予以减刑假释。

《刑法》第78条: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减刑的意义:

一是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的原因,也不乏社会的责任,既有预谋已久的,也有不少激情犯罪,等等。凡此种种,所反映出来的恶性大有不同。这些固然在判处的刑期上已经体现,但也必须给刑罚的执行上留有弹性空间,视罪犯的改造表现情况而决定是否减刑、如何减刑,以更好体现罪责刑相适应;

二是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对于失去自由的罪犯而言,争取减刑、早日释放就是最大的希望,给予其减刑机会,才能更好调动改造的积极性。

三是刑罚不是目的,改造才是关键,让改造好的罪犯尽早回归社会,既有利于个人、家庭和社会,也是国家社会治理水平提升进步的表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