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他人转移犯罪所得,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12:00 38573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源于2007年5月1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罪名。该解释针对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这一犯罪行为,将刑法第312条规定的关于“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补充,解决了实践中比较常见又容易引起争议的几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被盗机动车行为的法律问题。

2021年5月起,周某明知是犯罪所得,在漆某的指导下,使用其名下的微信、支付宝、银行卡收转赃款。期间,李某、周某、刘某被诈骗,部分诈骗款经周某的涉案银行卡账户流转。经统计,周某的银行卡流转诈骗款人民币9万元,周某非法获利约3千元。周某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周某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周某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自愿认罪认罚,可以从轻处罚。

案发后,其近亲属代为退缴违法所得,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冯恩辉律师,自执业以来曾办理过多起商事案件以及刑事辩护案件,近年来专注于商事合同纠纷以及刑事案件的辩护、代理工作,并获得“法律顾问工作先进律师”、“优秀青年律师”等荣誉称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