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关键词:绑架罪
关键词TAG
暂无介绍
为您推荐其他关键词:
-
交通肇事者未尽救助责任致人死亡,构交通肇事罪还是故意杀人罪?交通肇事是过失犯罪,而故意杀人是故意犯罪。交通肇事后,司机如果故意实施导致或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的行为,就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说的很明确。交通肇事后,司机有及时救助伤者的义务,但司机逃#交通肇事者未尽救助责任致人死亡 #构交通肇事罪还是故意杀人罪 #交通肇事 2023-02-23
-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合同诈骗罪如何认定?在合同订立、履行的过程中,当事人应当严谨提防对方是否有诈骗行为。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存在诈骗可能的话,务必选择马上向公安机关报案。这种情况下往往都会构成合同诈骗犯罪。那么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合同#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合同诈骗罪如何认定 #合同 2023-02-23
-
合同诈骗罪有哪些行使方式,如何进行处罚?合同诈骗是经济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犯罪形式,由于这类诈骗犯罪是利用经济合同的形式进行的,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隐蔽性和欺骗性,往往与经济合同违约纠缠不清。那么合同诈骗罪有哪些行使方式,如何进行处罚?#合同诈骗罪有哪些行使方式 #如何进行处罚 #合同 2023-02-23
-
履行医疗合同过程中存在诈骗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下,作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基本保障的合同法律制度,近年来,被一些不法之徒肆意践踏,其利用各种形式的合同进行诈骗,表现出极大的欺骗性、贪婪性与危害性,那么履行医疗合同过程中存在#履行医疗合同过程中存在诈骗行为 #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 2023-02-23
-
集资诈骗罪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集资诈骗罪 #诈骗罪 2023-02-20
-
贷款诈骗罪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贷款诈骗罪 #诈骗罪 2023-02-20
-
票据诈骗罪票据诈骗罪(刑法第194条第1款),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量刑标准处罚l、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票据诈骗罪 #诈骗罪 2023-02-20
-
信用卡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刑法第19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量刑标准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信用卡诈骗罪 #诈骗罪 2023-02-20
-
信用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证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量刑标准l、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信用证诈骗罪 #诈骗罪 2023-02-20
-
有价证券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是指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量刑标准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有价证券诈骗罪 #诈骗罪 2023-02-20
-
保险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刑法第198条),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量刑标准[刑法条文]:第一百九十八条 有#保险诈骗罪 #诈骗罪 2023-02-20
-
金融凭证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是指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量刑标准l、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金融凭证诈骗罪 #诈骗罪 2023-02-20
-
通讯公司营业部打出诈骗电话多人受骗 4人违规架设GOIP设备被判刑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而为其提供帮助,造成20名被害人共计损失29万余元。近日,四川省大邑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架设GOIP设备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四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刑罚。案情回顾:违规架设#诈骗 #网络犯罪 #公司 #判刑 #电话 2023-02-20
-
"电话欠费"诈骗猖獗,打到消协热线"电话欠费"诈骗猖獗,打到消协热线,据市消协人员介绍,近期利用“电话欠费”为由进行诈骗的电话增多,且作假内容、方式也越来越逼真,稍不注意就会落入陷阱。以往的诈骗电话多是人工电话,冒充公安、通信运营商工#诈骗 #诈骗罪 2023-02-20
-
男子卖出游戏账号后3次恶意找回 为何被判盗窃而不是诈骗?将游戏账号卖出,再以账号被盗为由申诉找回,通过这种“循环利用”非法获利万余元,最终被判盗窃罪。据报道,许某是资深游戏玩家,经营了几年的某平台账号有多款限量、停售版装备。去年3月,他将账号挂上某二手交易#游戏账户 #恶意找回 #盗窃罪 #诈骗罪 #崇川区检察院 20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