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非法集资有什么区别
最近各种金融理财平台暴雷的案例特别多,而且有不少平台已经立案,有的平台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立案,有的是以“集资诈骗罪”立案。但是投资者往往搞不清这些立案名义之间的区别,小编就给大家普及一下,非法吸存、集资诈骗、非法集资之间的区别与立案条件。首先要指出的是,在我国的刑法中,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但是没有非法集资罪。非法集资是一种行为,非法集资行为+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后果=相应的罪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等都属于非法集资行为。也就是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行为,包含在非法集资行为之内。举个例子:某机构有非法集资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的方法进行非法集资,且金额较大,最终被法院宣判为“集资诈骗罪”。所以,真正的罪名只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下面具体来说说两者之间的区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吸存=非法吸储,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简称。定义是,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以或者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目前被立案侦查的平台中,绝大部分都是以这个名义立案的,比如钱爸爸、多多理财、联璧金融、唐小僧、零钱罐、普资金融、资邦控股、合时代、发财猪等平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没有吸收公众存款资质的个人或法人吸收公众存款,二是具有吸收公众存款资质的法人采用违法的方法吸收公众存款。目前暴雷的P2P平台,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的,都是第一种情况。P2P平台的身份是信息中介,撮合借款人和投资人的平台,如果平台合规运营的话,资金并未进入到平台的账户中,而是进入到银行存管账户或是借款人账户。所以,真正的P2P平台从投资人那募集资金的行为,不属于非法吸存,而是撮合借贷行为。但是如果平台从投资者那里拿到的钱,并没有进入到借款人那里,而是存在自融行为,把钱用在其它的地方,比如用于关联公司的经营、投资房产或股市等,并且用其中的盈利来给投资人兑付本息,这种行为就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果经营不当或者投资失败,无法正常兑付,就会导致东窗事发。
延伸阅读
赞助链接
推荐其他文章
- 家人借钱不还是否合理?2023-02-27
- 工程合作承包协议是否有效?2023-03-16
- 互碰自赔怎么赔2023-02-27
- 什么是法律援助?怎么申请法律...2023-03-19
- 民法典7大亮点及解读2023-03-18
- 人身伤害鉴定法律时效为多长时...2023-02-27
- 为什么国内油价一涨就反对声一...2023-02-27
- 1040阳光工程怎么劝说都不...2023-02-27
- 大学学生诽谤他人被开除学籍,...2023-03-19
- 提前录取莫轻信,官网查看最保...2023-02-27
- 搭车出了意外车主要负责任吗?2023-02-27
- 起诉后又撤诉,保证期间如何适...2023-03-18
- 如何实现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2023-03-16
- 子公司破产,母公司要承担债务...2023-03-19
- 法院执行局办案流程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