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有外遇孩子可判给女方吗?证明有利于抚养子女的证据有哪些?
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抚养有婚生的抚养与非婚生的抚养之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出现与发生,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权得不到很好的保障。那么,老公有外遇孩子可以判给女方吗?证明自己有利于抚养子女的证据有哪些?
老公有我老公外遇八年了,我有一儿一女我想离婚,两个孩子都想要能吗?老公有外遇过错在他,离婚的话财产我能多分一点吗?
对方有过错,你可要求多分财产,子女抚养按照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确定,如你所述情况孩子由你抚养为宜。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确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基本原则。故,应该根据法律规定,重点关注从如何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去考虑证据的收集。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形:
如双方的经济收入、教育程度、身体状况、家庭成员情况等。司法实务中,法院确认双方的抚养能力主要两方面:一是看双方的经济能力;二是看双方的家庭成员。如果您有充分的经济实力,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对您争取孩子抚养权是非常有利的。
您可提供教育经历证明、单位颁发的荣誉证书等证据证明您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优势,此外如果您的家庭里,还有身体健康的父母,他们有能力也愿意帮助照顾孩子,您可请父母出庭陈述意见。
具体您可参照下列内容搜集:
(1)自己工资收入、教育程度优于对方的,可收集工资表、纳税证明、学位证书等证据;
(2)子女随自己生活时间较长,或者由自己的父母照顾更多的,可以由居委会开具证明、邻居提供证人证言等予以证明;
(3)自己居住环境优良、就学条件便利的,可提供相关证明;
(4)自己的父母愿意帮助带孩子的,可收集父母的身体情况、自愿带孩子的意愿等相关证据;
(5)自己工作表现、思想品质的单位证明;
(6)子女在两周岁以下的,女方可以提供子女的出生证明;
(7)能够证明自身条件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其他证据。
如您一方的住所或单位所在地距离学校较近,或生活小区成熟,对孩子入学、生活最为有利,则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因此,应注意这方面的取证工作。
一般,法院在处理抚养问题上,会认真听取十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并做笔录入卷。因此,在离婚前或离婚过程中,建议提前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随自己生活十分重要。
对方如有以下情况,不利于子女成长的,可收集相关证据予以证明:
(1)对方有婚外情的;
(2)对方有不良嗜好,如赌博、酗酒等恶习的;
(3)对方有恶性传染疾病或有其他重大疾病,影响孩子成长的;
(4)对方长期在外不回家,不尽抚养义务的;
(5)能够证明对方不适合抚养子女的其他证据。
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确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基本原则。故,应该根据法律规定,重点关注从如何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去考虑证据的收集。
-
注意:离婚后也要抚养子女!
我国民法典有规定,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
没有工作如何争取孩子抚养权?父母能否协议轮流抚养子女?
我们知道,当离婚之后,绝大多数的案件纠纷都来源于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因为孩子是父母最挂念的人,在我国法律的要求下,总是会根...
-
离婚后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变更子女的姓氏吗
离婚后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变更子女的姓氏吗
-
未实际抚养子女一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可以不付抚养费吗?
在我国,离婚已经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的,有子女的必须要处理好子女抚养问题,包括了抚养权的归属,抚养费...
-
离婚时双方都不想抚养子女该怎么办,抚养义务可以被放弃吗?
婚姻双方当事人离婚以后,彼此不再承担同居义务,这就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只能由一方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或双方轮流直接抚养未成年...
-
离婚后抚养子女的一方,能擅自更改子女的姓名吗?
在中国,自古以来孩子一出生都是随父姓,这是人类长期在父系社会体制下的习俗规定,是男权主义的象征,甚至女方嫁予男方后,需冠...
- 法律后果是夫妻的共同债权2023-02-23
- 录音遗嘱应具备的要件有哪些...2023-02-23
- 彩礼给多少谁来定2023-02-23
- 遗嘱怎么写法律才有效?2023-02-20
- 起诉离婚撤诉后又后悔了怎么办...2023-02-23
- 中国女性的权利现状2023-02-23
- 女方尚在哺乳期,是否可以离婚...2023-02-23
- 签了离婚调解协议,是否可以反...2023-02-23
- 因一方存在家暴而起诉离婚的,...2023-02-23
- 夫妻离婚后,两岁以下的子女可...2023-02-23
- 女方无行为能力离婚可以分财产...2023-02-23
- 夫妻离婚是否需本人都到场?离...2023-02-23
- 代位继承条件都有哪些?2023-02-23
- 父母去世后姐姐哟抚养弟弟的义...2023-02-23
- 夫妻共同财产如何认定?离婚时...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