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能指定监护人,指定监护人和法定监护人区别是什么?
一般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就会指定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无民事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来说,是必须要有监护人的,那么,什么情况下能指定监护人,指定监护人和法定监护人区别是什么?
网友咨询:在什么情况下法院可以指定监护人?
山东畅海律师事务所孟令燕律师解答: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由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
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指定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有关组织指定;二是由法院指定。其中前一种是后一种的必经程序,即对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必须由有关组织作出指定,再不服的可申请人民法院作出撤销指定的判决,并另行指定监护人;如果未经有关组织指定的,不可以直接请求人民法院作出指定。
法定监护人,是基于法律规定而获得的身份。《民法总则》第二十七条和二十八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指定监护人,依据《民法总则》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是各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对监护人选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孟令燕律师解析:
根据相关规定,因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监护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被监护人有财产交由监护人代管的,应从被监护人的财产中支付,不足部分,应由监护人承担。
对监护人的规定:
(一)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
(二)认定监护人监护能力,应当根据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以及与被监护人在生活上的联系状况等因素确定;
(三)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四)为患有精神病的未成年人设定监护人,适用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的规定;
(五)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协议确定监护人的,应当由协议确定的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
(六)对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三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由有关组织予以指定。未经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七)有关组织依照民法通则规定指定监护人,以书面或者口头通知了被指定人的,应当认定指定成立。被指定人不服的,应当在接到通知的次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起诉的,按变更监护关系处理;
(八)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自行变更。擅自变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监护人和变更后的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
(九)被指定人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本意见第十四条的规定,作出维持或者撤销指定监护人的判决。如果判决是撤销原指定的,可以同时另行指定监护人。此类案件,比照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的特别程序进行审理,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前的监护责任,一般应当按照指定监护人的顺序,由有监护资格人承担;
(十)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按照特别程序审理;既要求承担民事责任,又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分别审理。
孟令燕律师,毕业于青岛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山东畅海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擅长处理企业法律事务、房地产法律事务、婚姻家庭纠纷等各类诉讼及非讼业务。
-
监护人能否委托他人代为履行监护职责?
委托监护是监护人难以履行监护职责的产物,其实质是一种以监护人和受托监护人为主体,以监护职责的代为行使为主要内容的委托合同...
-
监护权有争议,该怎么解决?
监护是指民法上规定的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法律制度。
-
被监护人有权选择决定自己的监护人吗?
我国法律规定,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
离婚后没有抚养权那还有监护权吗?
有的夫妻离婚后,关系闹得很僵,有抚养权的一方认为,没有抚养权的另一方对孩子没有监护权,从而禁止另一方对孩子进行亲权监护及...
-
孩子的父亲能否被剥夺监护权?
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其亲生父母肯定是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积极履行自己的监护义务的。那么父亲的监护权能不能被剥夺?
-
哪些情况下可以变更监护权呢?
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
- 怎么认定婚前财产?婚前财产的...2023-02-23
- 什么情况允许解除监护关系,条...2023-02-23
- 有了离婚调解书还要领离婚证吗2023-02-23
- 夫妻双方中一方迫使对方签订协...2023-02-23
- 法律上女婿是否有义务赡养岳父...2023-04-26
- 离婚时有没有青春损失费补偿,...2023-02-23
- 丈夫给情人的财产,妻子该要回...2023-02-23
- 婚后才知道对方是精神病人的,...2023-02-23
- 婚内借款如何处理2023-02-23
- 母亲受虐待,子女能代为起诉离...2023-02-23
- 子女一方可否以受疫情影响收入...2023-02-23
- 家暴把另一半打死构成什么犯罪...2023-02-23
-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是什么?婚...2023-02-23
- 因婚外情赠与的财物应当怎样处...2023-02-23
- 在国外登记的结婚后能在国内离...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