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经营中的法律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公司事务

2023-03-14 13:55:59 35096

企业托管是指企业资产所有者将企业的整体或部分资产的经营权、处置权,以契约形式在一定条件和期限内,委托给其他法人或个人进行管理,从而实现财产的经营权处置权有条件转移的经济活动行为。那么托管经营中的法律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

托管经营中的法律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

托管经营中的法律关系是:

1、托管双方当事人是特定的主体。委托方通常是托管企业的所有者,一般指托管企业的开办单位、主管部门和出资者;受托方一般为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与被托管企业的经营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2、托管企业具有相对独立性,企业托管后已经改变了原有的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财产使用权发生了变化。

根据《公司法》第五条,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

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委托方主要享有以下权利:

(1)托管行为的决定权和签约权。委托方有权选择受托方,有权决定是否签订托管协议。

(2)按照合同的约定收取托管经营收益。这是托管经营中委托方享有的一项主要权利。由于托管经营通常是有偿托管,受托方基于其托管行为享有获得报酬的权利,委托方当然也应当有权对被托管企业的经济收益进行再分配。因为托管经营并没有改变企业的所有权主体。

(3)对受托方的经营状况进行考察。托管方有权对受托方对被托管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考察,以保证被托管企业被正当经营。

(4)在受托方提供担保的情况下,委托方当事人可以对抵押物的权属等问题进行核查。

(5)当受托方未能按照合同的约定完成托管任务时,委托方可以处分受托方提供的担保物或者要求受托方给予赔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