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取得产权证的房子,能不能进行出租?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房产纠纷

2023-03-13 17:14:46 48522

房屋产权证,是权利人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并对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力的惟一合法凭证。一般情况下,有房屋产权证就可以证明自己对房屋有所有权,那么,没有取得产权证的房子,能不能进行出租?

房屋出租时,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就可以签订租房合同。根据《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规定,违法建筑是不能出租的,这就说明无房产证的房屋如果不是违法建筑也就可以出租。

由房屋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将其所有或经营的房屋交给房屋的消费者使用,房屋消费者通过定期交付一定数额的租金,取得房屋的占有和使用权利的行为。房屋租赁是房屋使用价值零星出售的一种商品流通方式。房屋租赁是指出租人(一般为房屋所有权人)将房屋出租给承租人居住或提供给他人从事经营活动及以合作方式与他人从事经营活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

房屋租赁双方当事人必须签订书面合同。房屋租赁合同中应包括如下方面的主要条款:出租房屋的范围、面积;房屋租赁的期限、用途;租金的数额及交付时间;房屋修缮的责任、转租以及违约责任等等。

申请出租的房屋,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结构安全牢固,具有基本的生活设施;

(二)出入口、通道等设施符合治安和消防管理的有关规定;

(三)与非出租的房屋实行分门进出或者采取分隔措施;

出租的房屋核定的居住人数达到30人以上的,必须配备相应数量的专职治安保安人员。

【法律依据】

《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

(一)属于违法建筑的;

(二)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

(三)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以上就是“没有取得产权证的房子,能不能进行出租?”的相关内容,原则上,不应以出租房屋未取得产权证而直接认定房屋租赁合同无效。但如果因为属于违法建筑,所以无房产证,那么出租该类房屋,租赁合同无效。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