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能改变土地的用途吗?改变后能解除合同吗?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拆迁安置

2023-03-15 11:26:03 10377

我们知道,土地经营权流转应当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把握好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那么,土地流转能改变土地的用途吗?改变后能解除合同吗?

土地流转不能改变土地的用途,改变后能解除合同。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相关规定,土地流转后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未经批准不得将土地用于非农建设。如果土地经营权人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给土地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破坏土地生态环境,承包方在合理期限内不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发包方有权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并根据造成的损害予以赔偿。

一般情况下承包方不得单方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但受让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二)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

(三)给土地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破坏土地生态环境;

(四)其他严重违约行为。

所以,土地流转后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如果改变,改变后能解除合同。

(一)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联系方式等;

(二)流转土地的名称、四至、面积、质量等级、土地类型、地块代码等;

(三)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流转方式;

(五)流转土地的用途;

(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七)流转价款或者股份分红,以及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

(八)合同到期后地上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

(九)土地被依法征收、征用、占用时有关补偿费的归属;

(十)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六十四条,土地经营权人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给土地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破坏土地生态环境,承包方在合理期限内不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发包方有权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土地经营权人对土地和土地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应当予以赔偿。

以上就是“土地流转能改变土地的用途吗?改变后能解除合同吗?”的相关内容,发包方享有监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的权利,承包方承担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未经依法批准不得用于非农建设义务。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