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剑武律师:债权人与抵押权人不同,债权人是否享有优先受偿权?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债权债务

2023-03-02 14:30:21 10123

从法律规定以及绝大多数法律实践来看,一般而言,债权人与抵押权人的身份具有同一性。但实践中,因为客观原因(例如地方登记政策限制)或者当事人之间的特殊交易安排,逐渐出现债权人与抵押权人形式上不一致的情形。此时债权人能否对抵押物主张优先受偿权呢?

债权人和抵押权人不一致怎么处理?

根据最新司法解释,当债权人与抵押权人不一致时,需要债权人与抵押权人存在委托关系,以及担保人知道债权人与他人之间存在委托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

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将担保物权登记在他人名下,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或者其受托人主张就该财产优先受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一)为债券持有人提供的担保物权登记在债券受托管理人名下;

(二)为委托贷款人提供的担保物权登记在受托人名下;

(三)担保人知道债权人与他人之间存在委托关系的其他情形。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债权人可以行使优先受偿权,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债权人与抵押权人之间必须存在委托关系,即抵押权人只是受托人,接受债权人的委托持有抵押权或者代为行使抵押权。从实质上来看,债权人与抵押权人仅是形式上不一致而已,抵押权行使的后果仍然是主债权得到全部或部分清偿。而在此之前,为解决债权人与抵押权人身份分离而造成的主体矛盾问题,部分法院会要求当事人之间进行债权转让后,再由登记的抵押权人进行优先受偿,增加了债权人的维权成本。

第二,担保人知晓该委托关系。《关于担保制度的解释》第四条规定的前两种情形中,担保人当然知晓委托关系的存在,而第三种其他情形是这两种情形外的一般情况需具备的条件,即担保人必须知晓该委托关系。从现实情况来看,担保人若不知晓该委托关系,则事实上不可能提供担保。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14条规定,因买卖、设定抵押权等申请不动产登记的,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共同申请。且从登记实操来看,进行抵押权登记一般需要提供抵押合同。即当事人若想将抵押权登记在他人名下,需要担保人与抵押权人共同申请,且一般需要担保人与抵押权人签订抵押合同。因此,想要实现将抵押权登记在债权人以外的他人名下,需要担保人的配合,既如此,则需向担保人披露该委托关系才可行。因为不管担保人是债务人还是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该第三人与债务人要么具备特殊关系,例如亲友,要么具备担保服务关系),其必不会为毫无关系的债务提供担保。

延伸阅读
  • 老赖离婚后对儿女还有没有影响?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但现实生活中,不少债务人无法或者不愿履行所欠债务成了所谓的“老赖”,但如果家中有子女,则又必然为之...

  • 客户拖欠货款不付,怎么办?

    资金链,对中小企业来讲,就是企业和经营者的血液,资金链断裂,意味者死亡和失败。对于销售型企业来讲,资金的流转更为单一,应...

  • 什么情况下留置权不能发生?

    留置权因具备一定条件而成立,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留置权虽成立也不得行使。在司法实践中,留置权是法定的担保物权,无需当事人的...

  • 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后,有哪些处罚?

    失信被执行人是指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抗拒执行”等法定情形,从而被人民法院依法纳入...

  • 得利人多长时间不还钱为不当得利?

    当事人取得了不正当的钱后,损失人要求得利人返还钱,得利人不返还的,就构成不当得利。那么多长时间不还钱会构成不当得利的?

  • 关于债权补充申报有什么规定?

    补充申报债权是指债权人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满后向管理人申报债权的情形。债权申报是有时间限制的。债权人应当在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