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具体指的是什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
请输入描述
替换高清大图
前两年因为朋友不会用网银转账,他在向另外一个刘姓朋友借了50万,钱打到了我的账户上然后朋友出了借条给他,我再按朋友的要求把50万分5次打到了一家建材公司的账户上,现在朋友做生意亏本破产了,原来借钱给他的刘姓朋友得知我的朋友已经无力还钱,于是不告我的朋友反告我,说我是不当得利,我要我的朋友出来到法院说清楚这事,他说写给刘姓朋友的只有一张借条如过对方不拿出来他也不能证明这是他们的借贷关系,现在对方一口咬定我的不当得利,我现在手上也没什么证据能证明我的清白,请问我该怎么办?
您好,可以您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及时向法院起诉解决!
请输入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基于此项法律规定,在得利人与受损人之间便产生了以利益返还为内容的债权关系,即不当得利之债。其中得利人为债务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受损人为债权人,享有请求得力人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
(一)一方面取得财产上的利益。
取得财产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实而增加财产总额。
不当得利的成立须以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为首要条件,若仅致他人损害,而自己并未获得利益,即使负赔偿责任,也不构成不当得利。
此处的利益,既包括财产的积极增加。财产的积极增加,是指权利的增强或义务的消失,使财产范围扩大,如取得所有权、、所有权上负担的除去等;财产的消极增加,是指财产本应减少却因一定事实而未减少所产生的利益,如本应支出的费用而没有支出,实际上等于增加了财产。
(二)他方受有损失。
指因一定的事实,使他人的财产总额减少。
若仅有一方获利而无他方受损,则不能构成不当得利。
此处的损失,既包括财产的减少,也包括财产的消极减少。财产的积极减少,是指现存财产的减少。财产的消极减少,是指财产本应增加而未能增加。
请输入描述
替换高清大图
(三)取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不当得利的成立,以利益和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条件。即一方受损是他方获利所致。至于损失与利益的范围大小是否一致,形态是否相同,在所不问。
(四)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是指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可见没有法律的依据,是对于获得利益而言的,并不要求取得权力或财产也无合法依据。
如果取得利益有法律上的依据,即使相对人受有损失,也不构成不当得利,如赠与。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即包括取得利益时没有依据,也包括利益取得时有依据,尔后该依据消灭。如果买卖被撤销,一方从对方获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
-
得利人多长时间不还钱为不当得利?
当事人取得了不正当的钱后,损失人要求得利人返还钱,得利人不返还的,就构成不当得利。那么多长时间不还钱会构成不当得利的?
-
不当得利之债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
-
不当得利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
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有什么法律后果?
要件如下:1、一方面取得财产上的利益。取得财产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实而增加财产总额。不当得利的成立须以一方取得财产利益...
-
给别人转账转错人对方不还钱,能向法院起诉吗?
误向他人转账,可以向法院提起不当得利之诉,此种情形属于不当得利的情形,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
-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四:一方获得利益;他方受到损失;获得利益和受到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获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
- 反担保的概念是怎样的,有哪些...2023-03-01
- 网络赌博是怎么套路玩家的2023-02-27
- 债权申报期限最长为多久?债权...2023-02-27
- 被贷款人在紧急联系人处写了名...2023-02-27
- 千万不要在账单日当天消费2023-02-20
- 买家逾期未还清货款起诉的将会...2023-02-27
- 借条有诉讼时效吗?借条的诉讼...2023-02-27
- 由于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导致...2023-02-27
- 保证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是怎么...2023-02-27
- 贷款人约定的付中间人利息现找...2023-02-27
- 商场商品标错价格是重大误解吗...2023-02-27
- 发生经济纠纷能不能冻结对方账...2023-02-27
- 一般纳税人的土地使用税必须报...2023-02-27
- 提前解除合同承担什么责任?提...2023-02-27
- 债务人是否可以提前还债,提前...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