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的种类
(一)协议解除:是指合同成立后,在未履行和未完全履行之前,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而解除合同。由于该种方式是在合同成立后,通过双方协商解除合同,而不是在合同订立时约定解除,又称事后协商解除。
(二)约定解除:当事人在合同中为一方或各方约定的解除权产生条件具备,由取得解除权的当事人行使解除权,从而解除合同的行为。
(三)法定解除:法律直接规定的解除合同的方式(是指在合同成立后,在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前,当事人一方行使法定解除权消灭合同关系的行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预期违约)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延伸阅读
-
合同解除的种类是什么
合同解除的种类是什么
赞助链接
推荐其他文章
- 挪作他用的借款,能否提前要回...2023-03-01
- 银保监依法追缴明星网贷代言费...2023-02-27
- 经济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是多久...2023-02-27
- 杭州联合调查组通报林生斌事件...2023-02-27
- 合伙债务转化为个人债务如何处...2023-02-27
- 取出提存的货物时发现货物受损...2023-02-27
- 微信聊天记录可以中断诉讼时效...2023-02-27
- 合同违约赔偿损失计算的注意事...2023-02-27
- 借车发生事故车主是否担责2023-02-27
- 经济纠纷是不是属于民事纠纷?2023-02-27
- 如何理解担保合同的从属性?2023-04-26
- 立法该从宽吗2023-02-27
- 写借条最容易犯的错误有哪些?...2023-02-27
- 哪些行为属于是暴力催收行为?2023-02-27
- 怎么判定债权转让是否生效,需...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