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欠钱逾期不还的,滞纳金最高可以怎样收取?
滞纳金指针对不按纳税期限缴纳税款或者不按还款期限归还贷款,按滞纳天数加收滞纳款项一定比例的金额,它是税务机关或者债权人对逾期当事人给予经济制裁的一种措施。
网友咨询:
你好,想问下,有有个朋友欠我钱,我跟他定了这样的一条欠条,就是他要在XX年XX月XX日前还清欠款,如果超期,就按所欠的余款每天收取5%的滞纳金,请问各位懂法律的朋友,这样合理合法吗?在我国法律的范围内,滞纳金最高可以怎样收取?比如说,我收10%,合法吗?20%呢?谢谢。
浙江海贸律师事务所李佳伦律师解答:
行业不同,收取的也不同。具体金额根据合同的规定实行。
收滞纳金要根据借款合同约定,借贷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但合同约定期限届满后,债务人逾期未返还借款的,应当自合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逾期利息,而不再是无息借款。逾期利息是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在借款人逾期归还借款本息时支付给贷款人的超期使用资金的利息,可参照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
李佳伦律师解析:
根据滞纳金的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点,滞纳金只能发生双方的法律地位不平等、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因为滞纳金这一概念是属行政法规的范畴,因此,在民商事裁判文书中涉及民事责任的承担时是不应该使用的。 平等主体之间签订的合同,应该受民事法律调整,这里的滞纳金实际上是《合同法》中规定的迟延履行的违约金。既然是违约金,那么对于这笔费用的收取,就应该按照合同中的约定来履行,而不是在国家法律、法规中来规定;如果合同双方没有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及比率,则应按照当时银行的利率收取。
对于涉及支付的滞纳金问题,要区分情况进行认定:
(1)对于借贷类合同罚金性质的滞纳金,如果利息及滞纳金的总额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息四倍的,受法律保护。超过四倍的的,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2)对于其他合同违约金性质的滞纳金,如果不过分高于对方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过分高于对方因违约而遭受的损失,可以向法院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担任多家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承办过二十多个公司破产清算和重整项目;处理过近百个民商事纠纷案件。
-
滞纳金可以超过本金吗?
滞纳金是一种执行罚,是当事人不及时履行他所不能代替履行的义务时,国家行政机关对其采用课以财产上新的给付义务的办法,也就是...
-
国有企业改制将欠税遗留给私营企业,这部分欠税是否有滞纳金?
国有企业改制后,将欠税遗留给私营企业,那么这部分欠税是有滞纳金的。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25条第1款、第31条第1款、...
-
办房产证时契税滞纳金如何产生的,有哪些规定?
购房者买房除了要交清全部房款之外,还要缴纳很多的税费,相信买过房的朋友都知道,税费也是比较大的一笔费用,一般在办理房产证...
-
滞纳金与违约金可同时主张吗
滞纳金与违约金可同时主张吗
-
滞纳金与违约金可同时主张吗?合同法规定违约金比例是多少?
我国《合同法》中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以约定违约责任,如果其中一方没有正当的理由违反了合同,那么要按照合同中违约条款的...
-
贷款逾期,滞纳金是怎么计算的?
借贷行为在生活当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如果双方约定了借款的时间,或是在合同中约定了不按时还款的话会有一定的滞纳金,在这个时候...
- 要债的时候将债务人打伤违法吗...2023-02-27
- 民间借贷纠纷中,如何确定纠纷...2023-02-27
- 为什么要设立不安抗辩权?不安...2023-03-01
- 买卖汽车未过户,发生事故谁担...2023-02-27
- 离婚多久后另一方的经济纠纷不...2023-02-27
- 同一个财产设立多个担保物权的...2023-03-01
- 什么样的民间借贷是无效的,无...2023-02-27
- 未约定借款违约金应该怎么办,...2023-02-27
- 非法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怎么认定...2023-03-01
- 物业管理算不算强制服务2023-02-27
- 赠与合同的性质是什么?赠与合...2023-02-27
- 债权人的代位权诉讼都要注意什...2023-03-01
- 催收上门怎么办?催收上门是否...2023-02-27
- 抵押合同必须进行登记吗?签订...2023-02-27
- 被法院限制高消费了,被执行人...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