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人能否转让债权,债权该怎么转让?
债权让与别名又称债权转让,是指债的关系不失其统一性,债权人通过让与合同将其债权转移于第三人享有的现象。债权让与,是指不改变债权关系的内容,债权人通过协议而将其债权全部或部分转移于第三人的行为。那么,保证人能否转让债权,债权该怎么转让?
作为保证人能否转让债权?
保证人并不是债权债务合同中的双方当事人,并不能转让债权。
通常情况下,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可以将合同债务转让给第三人。在这种情况下,从属于主债务的从债务,如利息的支付、不履行合同时对债权人违约金的支付、给债权人造成损害时的赔偿金的支付等,一并移转于债务受让人。
根据《担保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换言之,债务按人允许债务人将债务移转给第三人,如果欲使保证人继承承担保证责任,就必须取得保证人的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这一条明确了我国在债权让与对债务人生效的问题上采用的是通知原则,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只需通知债务人,即对债务人发生效力。
债权转让要履行通知义务
债权转让一旦在债权人与受让人之间达成合意即有效成立,债权即移转于受让人。债务人不是债权转让合同的当事人,债务人对合同债权的转让同意与否,并不影响债权转让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否通知债务人只决定债权转让对债务人有无法律约束力,而不能决定债权转让有无效力。因此即使没有通知,在债权转让达成合意后,受让人即取代原债权人的地位而成为债权人。受让人因受让债权而具有原告资格。
履行通知义务的方式在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中并没有明确限定,一般的债权转让的通知可以以口头方式(如果债务人不予认可,则需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证明),也可以书面通知。
债权不得转让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九条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债权让与是将债权作为一项财产进行处分,所以要求让与人就债权必须具有处分权限和处分能力。无处分权人让与他人债权除非经债权人追认,否则,其行为无效。
- 行使不安抗辩权,会引起哪些法...2023-03-01
- 民间借贷中,债务人跑了怎么办...2023-03-01
- 老赖没有可支配的财产,该怎么...2023-02-27
- 发生经济纠纷可以申请财产保全...2023-02-27
- 债务抵消的效力是什么?债务法...2023-02-27
- 有人欠钱跑了怎么找回2023-02-27
- 什么情况下债务担保人可以不用...2023-02-27
- 什么是选择之债的选择权,选择...2023-02-27
- 进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怎么申...2023-02-27
- 履约保函办理条件2023-02-27
- 上游供应商企业因新型冠状病毒...2023-02-27
- 强制执行期限债务利息利率是多...2023-02-27
- 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缔约...2023-02-27
- 同一个财产设立多个担保物权的...2023-03-01
- 限制高消费一般是几年?限制高...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