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医疗纠纷协议还能要赔偿吗,关于医疗赔偿是怎样规定的?
医疗损害是指造成损害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医疗损害侵害的客体是患者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医疗损害赔偿包括患者作为弱势群体一方受到侵害的情形,而不包括因为医方的权利受到损害而引起的纠纷。那么,签了医疗纠纷协议还能要赔偿吗,关于医疗赔偿是怎样规定的?
牙齿损坏,诊所只答应赔偿10000块钱,而且今后不能再他要钱了,我想问一下,签了这种协议后,今后发生的医疗费特别多,超过了10000的几倍,可以去起诉要钱吗?因为我觉得有些不公平。
在我国签了医疗纠纷协议,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这时候是可以要求赔偿的。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我国合同法确立免除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同一方当事人财产的条款无效,是因为这种条款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如果允许这类条款的存在,就意味着允许一方当事人可能利用这种条款欺骗对方当事人,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合同权益,这是与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完全相违背的。
对于本项规定需要注意的有两点:
(1)对于免除一方当事人因一般过失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责任的条款,可以认定为有效。
(2)必须是免除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的条款无效。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也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法院提起诉讼。”自行协商为首选途径,医患双方通过协商,达到交流沟通,消除误会,增进理解,相互体谅,平息矛盾,解决纠纷。
医患双方发生医疗纠纷后,通过协商对纠纷的性质达成共识,对有无医疗过失或是否属于医疗事故达成一致意见,并对解决纠纷的方式方法及双方权利义务作出约定,这就是民法意思自治原则在解决医疗纠纷中的体现。
我国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就是要给予市场主体以充分的自主权利,鼓励和保障民事主体自由地从事各种市场活动。医患双方签订的协议书,只要不违背法律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必然受到法律所保护。
-
签了医疗纠纷协议还能要赔偿吗,赔偿协议过后能反悔吗?
医疗纠纷,是指在医方与患方之间产生的因医疗过错、违约而导致的医疗损害赔偿及医疗合同违约等纠纷,在医患关系当中十分常见。那...
-
医疗纠纷协议书协商签订后,还可以起诉吗?
医疗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因过失,或者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无论有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或者其他损害...
- 病历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常见具体...2023-03-15
- 出生一天男婴被父亲喂水后呛咳...2023-02-20
- 如何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处理...2023-03-15
- 医疗机构是否可以针对新冠患者...2023-03-15
- 输的血液不合格医疗机构要承担...2023-03-15
- 主任医生副主任医生和医生有什...2023-03-15
- 伤残鉴定多久能做?2023-03-15
- 应急物资采购是否必须履行招投...2023-03-15
- 法律规定在飞机上发现新型冠状...2023-03-15
- 医疗机构如何处置疑似病人2023-03-15
- 哪些是非法行医行为,非法行医...2023-03-15
- 医疗机构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023-03-15
- 医生误诊需要哪些证据,医生误...2023-03-15
- 女子生产后两块纱布被遗留体内2023-02-20
- 职工医保二次报销是什么?20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