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公民信息已经入罪了?泄露公民信息的法规又是什么样的?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54:29 22926

近年来,个人信息的泄露是频频发生,给许多人造成了严重的困扰。用户信息资料泄露的主要原因是那些掌握了用户详细信息的企业和个人通过不法手段,利用用户信息进行商业活动,比如移动公司不仅仅利用用户的资料信息发送垃圾短信赚钱,还将用户信息出售给其它商业机构等等。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网上认识的网友加我一起一共三人一人山东一人北京的搭建了社工裤查询平台期间三人并未涉及经济利益只是数据上有交流公民个人信息数据量一百亿左右且数据都是网上已知泄露公布的数据并不是非法窃取的,我们只是在网上收集已知泄露公布的公民个人信息加以整理搭建社工裤平台提供查询服务山东的第一个被抓他因为涉及金额较大揭发了我和北京的导致被抓,在山东那位被捕前一个月我就没有联系了也退了qq群然后我单独做了一个社工裤查询平台我的涉案金额为三千在看守所关了29天积极配合办案单位侦破案件交代犯罪事实现在取保候审请问大概会怎样量刑?

您好,具体案情具体分析,刑事案件最好委托律师处理。律师可以到看守所会见当事人,通报家属情况,缓解当事人的焦灼情绪。可以帮助当事人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行为,便于争取立功的机会,从而减轻处罚。也可以代为申诉控告,代为申请取保候审。亦可参加开庭审理为当事人做罪轻甚至无罪辩护。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因刑法修正案九出台,已经被取消,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是该罪构成中的客观方面要素。何为“非法获取”?法条采用了枚举加兜底的方式表述。“窃取”的特征在于利用权利人不知,秘密占为己有;“其他方法”法律无法穷尽,但应当与窃取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适用同一刑法评价标准。

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一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二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三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近年来网络发展的迅猛,越来越多的私人信息都被上传到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把上传到网络上的私人信息窃取,然后用作骗人的工具,但是有些不法分子还用这些私人证据来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所以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必须要严惩。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