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借用之名取得他人手机后逃逸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关于抢夺罪,抢夺表现为乘人不备,使他人来不及抗拒,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公然抢夺”不仅限于在公共场所或当着众人进行抢夺,也包括在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在场的情况下,当着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的面或者采用可以使其立即发觉的方法夺取财物。
2016年11月4日,蔡某在网吧玩游戏时,以手机没电,有急事联系家人为由,向卓某借打手机。蔡某拿到手机后,边拨打电话边向网吧门口走,出门后快速向远处跑开。此时,已有警觉的卓某见状立即起身追赶蔡某,但未追上。问: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对抢夺罪进行了规定。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趁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是一般财务。抢夺取得财物的数额越大,刑罚越重。本案中,蔡某以非法占有卓某的手机为目的,编造理由向其借手机。卓某交付手机给蔡某,是基于出借手机供其使用,对手机仍有占有的意思,并非是陷入错误,在有瑕疵的意思之下对手机做出的处分行为。手机尽管已经到了蔡某手中,但并未脱离卓某的视线和可以支配、控制的范围。蔡某趁卓某不备携手机逃跑的行为,主观上不具有与卓某成立一个借用关系的真实意思表示,其最终需要获得手机所有权的想法是违反卓某的意思表示的。客观上,蔡某对手机只是物理上的持有,临时性的享有手机的使用权。故本案中的蔡某应当以抢夺罪定罪量刑。
行为人虚构事实的目的只是从被害人处借得手机暂时使用,其欺骗性借用行为只是行为定性过程中的一个手段行为。行为人以借用为名,临时性地取得了手机的使用权,但手机一直处于被害人的支配、控制之下,为了摆脱被害人对手机的有效控制,行为人在被害人事实上已有所察觉的情况下携手机逃跑。可见,行为人非法占有被害人的手机,实际上是当着被害人的面携财物逃跑的,而且取得的主要手段不是通过诈骗,而是通过公然夺取实现的。
这里的“公然夺取”即指在财产所有人在场的情况下,当着财产所有人的面,采用使其可以立即发觉的方法夺取财物。因此,行为人为了摆脱被害人对手机的有效控制,乘人不备,采用公然携机逃跑的办法,使他人来不及反抗,非法占有了被害人的手机,其行为构成抢夺罪。
-
什么样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
操纵证券市场罪通常情况下怎么判刑?
近年来,立法机关、执法机关持续依法从严治理、打击操纵市场等证券违法犯罪行为,逐步构建起行政、刑事多元的追责体系,对操纵市...
-
醉驾罚金要在什么时候交?
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判决时,强制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资金,对犯罪分子进行经济制裁的一种刑罚方法。
-
入室打人构成什么案件?
大家都知道自己的房子如果没有经过同意的话,其他人是不可以进来的,否则的话就有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如果还入室打人的话是...
-
未成年人怀孕男方该怎么判?
虽然现在的性观念比较开放,但是我们要知道在未成年的情况下发生关系也有可能受到法律的处罚,这需要我们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
-
犯罪既遂的判定标准是怎样?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犯罪既遂,是指犯罪人的行为完整地实现了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的事实。
- 如何处罚生产治疗传染病的假药...2023-02-23
- 剥夺政治权利的法律是怎样规定...2023-02-23
- 缓刑考验期满怎么办?缓刑考验...2023-02-23
- 提供工具实施袭警犯罪的是共同...2023-02-23
- 持方木击打他人,造成被害人死...2023-02-23
- 未成年犯敲诈勒索罪如何认定?...2023-02-23
- 多次盗窃可以判缓刑吗,连续盗...2023-02-23
- 街上拿着一台手机卖,问要不要...2023-02-23
- 非法捕捉野生青蛙,会受到怎样...2023-02-23
- 司法鉴定赔偿标准是什么2023-02-23
- 疫情期间侵占捐赠的财物会受到...2023-02-23
- 监外执行是什么意思,残疾人判...2023-02-23
- 因琐事持刀故意伤害他人,会受...2023-02-23
- 取保候审一般多久解除?2023-02-23
- 如何定义骗取保险的行为?什么...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