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人的恶意”要怎么理解?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53:08 27820

受益人的恶意,是指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明知债务人的行为将有害于债权人的心理状态。受益人对可能有害债权人的事实缺乏认识的,债权人不得行使撤销权。至于受益人自己是否具有危害债务人的债权人的恶意,受益人是否明知债务人有危害债权的恶意,不在考虑之列。我就是不明白这句话,这句话不是客观说明了受益人在受益前就知道债务人的行为是恶意了的么?如果受益人明知如此还为之那不是构成恶意了么?为什么说不在考虑之列呢?

受益人的恶意指的是受益人要具有意思主义的恶意,而非观念主义的恶意,也就是说只有受益人在知道债务人恶意逃避债务还与其交易,且主观上具有使债权人的债权得不到实现的故意的情形下,才能够行使撤销权,单纯知道债务人负担债务不能行使撤销权,因为受益人的交易安全同样应受到保护。

意思就是对于债权人来说,只需要考虑受益人的行为时候损害到了债权人的利益,不需要考虑受益人的行为在心理上是否存在恶意。

受益人的恶意是指受益人在取得一定财产或者取得一定财产利益时,已经知道债务人所为的行为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也就是说已经认识到了该行为对债权损害的事实。至于受益人是否具有故意损害债权人的意图,或者是否曾与债务人恶意串通,不在考虑之列。受益人恶意就是只要认识到债务人行为有害债权即可,不需要更进一步到故意损害债权和恶意串通,达到认识便构成恶意,更别说故意和串通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