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缓刑罚金规定为交多少?罚金的执行方式有哪些?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51:26 33647

很多人不知道罚金是刑罚的一种附加刑。甚至有时候会觉得如果判处缓刑的话就一定要交罚金,需要提出的就是并不是用罚金来换取缓刑,法院判缓刑的话不一定会要缴纳罚金,主要是看犯罪人的行为是否可以适用缓刑。

判缓刑要交罚金,一般按照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如果是罚金这主要看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如果危害不严重,可以判缓刑也可以判实刑的,缴纳罚金就成为衡量罪犯是否有悔罪表现的一个标准,在有能力缴纳罚金的情况下尽快上交罚金就表明有悔罪表现可以考虑判缓刑。

《刑法》第52条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所谓犯罪情节,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所存在和呈现出来的,决定其主观恶性大小和社会危害程度的主客观因素,包括犯罪的动机、目的、手段、时间、地点、违法所得数额、销售金额等等。

罚金刑的执行有三种情况:

(1)罚金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

(2)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采取査封,变卖犯罪分子的财产或扣发工资等。

(3)如果有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刑法分则对于罚金刑的规定有四种方式:

一是选处罚金,即将罚金规定为选择法定刑,只能单独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二是单处罚金,即罚金只能单独判处,此一情况只适用于犯罪的单位。

三是并处罚金,即罚金只能附加适用不能单独适用。四是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即罚金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一)罚金与没收财产一样,都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采取的强制性财产惩罚措施。

(二)按照我国刑法"罪责自负,反对株连"的原则,罚金同没收财产一样,也只能执行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不能执行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后有的财产。

(三)罚金的范围只能是强制犯罪分子缴纳个人所有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如果没有钱款,可以对其拥有的合法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变卖、拍卖措施,用变卖、拍卖的钱款折抵罚金。

(四)罚金的缴纳是在法院的判决生效之后,涉及的是刑罚的执行问题。

我国刑法当中并没有具体规定罚金的数额,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到底该交多少罚金,还是要根据犯罪情节来由法官酌情判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