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犯罪人的处罚标准是什么?共谋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犯罪,分为很多的种类。不是所有的犯罪都只有一个人完成。有的犯罪并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还有着其他的共谋者。那么这些在犯罪中的共谋的行为是不是构成犯罪呢?河北航岳律师事务所史晗律师解析。
对于共谋而未实行者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仅仅参与共谋,不构成共同犯罪。另一种观点认为,共谋而未实行,构成共同犯罪。认为共同行为不仅指犯罪的实行行为,而且指犯罪的教唆行为或帮助行为,其中自然包括共谋行为。因为共谋是指数人就准备实施的犯罪进行谋议,它可能是对犯罪的教唆,也可能是对犯罪的帮助,因而共谋本身就是共同犯罪行为。我们同意后一种观点。因为,共谋是二人以上相互的意思联络,它已经超出了单纯的犯意表示,而是属于行为的范畴。共谋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启发、共同策划,共谋而未实行者对共谋而实行者而言,或诱发其犯意,或坚定其犯意,或为其出谋划策,其共谋行为对实行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具有原因力,因而应成立共同犯罪。
对于共谋而未实行者犯罪形态的认定,应结合全案行为人的犯罪进程来考虑。
共同犯罪的怎么认定
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构成共同犯罪。
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4、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即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犯罪客体,这是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必然要求。
史晗律师补充:
共谋犯罪人的处罚标准
共犯的分类标准:国外刑法通常按分工进行分类,分为正犯(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我国刑法主要按共犯作用进行的分类,适当考虑了分工。按此标准将共犯成为四类,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
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刑法》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主犯包括两种人:1.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就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人;2.其他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包括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和主要的实行犯。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关系:主犯的刑事责任,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根据刑法的规定,从犯有两种人:1.次要的实行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2.帮助犯。在共同犯罪中他们没有参与犯罪的实行,但对于参加其他共同犯罪的实行人起着帮助的辅助作用。从犯的刑事责任: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如,在财产犯罪中,抢劫、盗窃、抢夺这类犯罪中,主犯对成员组织指挥的,是对他组织的全部数额负刑事责任。
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共同犯罪的情况下能否成立犯罪中止?
共同犯罪行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犯罪行为,在犯罪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犯罪的形态问题,其中就包括犯罪中止,那么共同犯罪犯罪中止...
-
共同犯罪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如何划分?
在对共同犯罪进行处罚的时候,需要仔细区分一下各个当事人在身份,毕竟针对不同的身份,法律中规定的处罚原则是不一样的。那到底...
-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是怎么划分的?
共同犯罪是指数人共同实施犯罪的情形和现象。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
-
共同犯罪是什么?刑法上对此是否有规定?
什么叫共同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
-
简单共同犯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刑法是怎么规定共同犯罪的?
一般而言我们分析一项罪名的构成要件会主要分析它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分析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也不外乎如此,那简单共同犯罪的...
-
共同犯罪如何认定?共同犯罪责任承担如何划分?
共同犯罪相关知识是我国刑法学界亘古不变的热门话题,在学理界,共同犯罪的认定理论是百花齐放,非常复杂的,那共同犯罪的认定是...
- 退伍女兵为自保不慎刺死他人,...2023-02-23
- 小区内玩弓箭,80厘米长箭射...2023-02-23
- 缓刑期间过失犯罪能否继续缓刑...2023-02-23
- 严禁接送打工群众的车辆违法载...2023-02-23
- 王雪律师:吸食毒品后产生幻觉...2023-02-23
- 打人轻伤对方要求赔高价,这样...2023-02-23
- 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指的是哪些...2023-02-23
- 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死亡,...2023-02-23
- 聚众斗殴造成人员伤亡,会受到...2023-02-23
- 女子卸载反诈App后,遭遇退...2023-02-23
- 法律上如何认定聚众斗殴罪的积...2023-03-28
- 强迫劳动罪的构成要件是哪些?2023-03-28
- 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还...2023-02-23
- 无期徒刑应当怎样正确理解?2023-02-23
- 包庇罪怎么量刑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