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两年后会执行死刑吗?
我们国家对于一些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一般都是处以死刑的处罚,以示惩罚。但是死刑中还有着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死刑缓期执行,我们经常会听说某某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处罚。那么这些犯罪分子在两年之后就一定会被执行死刑吗?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邓成卓律师解析。
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是真的两年后就死刑了吗
一般不会再被执行死刑。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只有在二年的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又故意犯罪,且属于情节恶劣的,才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如果在二年的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或虽然故意犯罪,但不属于情节恶劣的,二年期满后,可由法院减为无期徒刑,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则可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刑法》
第五十条 【死缓变更】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缓刑与死缓的区别有哪些?
缓刑与死缓的区别主要有:
1、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条件。
2、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3、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
4、法律后果不同。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或者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或收监执行原判刑罚;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为:在缓刑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人的表现,或予以减刑,或执行死刑,在缓刑执行期间也可因犯罪人违反法定条件而执行死刑。
一般来说,两年之后真正被执行死刑的情况是很少的。犯罪人员在两年的死缓期间,如果没有出现故意犯罪的行为,两年之后,刑期会减为无期徒刑,如果表现良好,有立功行为的,也有可能会被减刑为有期徒刑。缓刑与死缓不同,死缓期间犯罪人员需要服刑,而缓刑则不需要。
邓成卓律师补充:
死缓犯如何减刑
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减刑过程中,有如下法律要求:
(一)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核准死刑缓期执行宣告之日起计算。
(二)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的减刑,应当依法及时报送和裁定。
(三)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无期徒刑的刑期,从生效的法律文书宣告或送达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不变。
(四)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改为剥夺政治权利五年以上十年以下。
(五)对死刑缓期执行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二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二年)。
-
死刑的适用对象有何限制?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
-
男子在车管所刺死民警 一审获死刑,男子车管所刺死民警构成何罪?
本案中,被告人李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一人死亡,二人轻伤、一人轻微伤,其行为以及构成故意杀人罪。被告的犯罪情节极其恶...
-
“弑母学霸”吴谢宇被判死刑后上诉,这类犯罪嫌疑人该不该做精神病鉴定?
申请精神病司法鉴定是当事人应有的权利,但精神病司法鉴定并不等同于免死金牌。吴谢宇作案的动机、手法和过程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
“南昌杀妻抛尸”案二审维持死刑,二审判决会出现哪些结果?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36条,刑事案件二审的结果有这几种:(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
-
被判死刑的人,没有委托辩护人怎么办?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过法律援助机构指定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如果被告人有...
-
犯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
犯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根据我国《法律援助法》的相关规定,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死刑的,没有委托...
- 警察不文明执法怎么办2023-02-23
- 秦婧律师:监狱劳改犯在服刑期...2023-02-23
- 如何认定生产防治传染病的假药...2023-02-23
- 面包车拉货最高罚款多少?2023-02-23
- 什么是羁押必要性审查?2023-02-23
- 恶意造谣诽谤他人涉嫌违法2023-02-23
- 被判处管制,应当注意哪些事项...2023-02-23
- 被刑事拘留37天后,公安机关...2023-02-23
- 生产防治传染病的劣药构成犯罪...2023-02-23
- 男子明知自己患有艾滋病,仍然...2023-02-23
- 哪些是自诉案件?自行上述有什...2023-02-23
- 国有公司工作人员在新型冠状病...2023-02-23
- 酒后滋事,造成被害人抢救无效...2023-02-23
- 什么情况下需要对病人施行强制...2023-02-23
- 强迫劳动罪的构成要件是哪些?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