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如何认定?抢劫共同犯罪数额认定标准是多少?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45:55 18038

抢劫罪多发于年轻群体,因家庭环境及教育水平等因素勾结同伙实行犯罪行为的比比皆是。下面就为大家一一介绍共同犯罪的定义、抢劫共同犯罪数额认定标准、关于转化抢劫的认定的法律问题,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北京市盈科(石家庄)律师事务所李永华律师解析。

共同犯罪的定义

根据我国刑法,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如下要件:(一)二人以上;(二)共同的犯罪行为:从犯罪的客观方面来看,构成共同犯罪,必须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各行为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共同犯罪的行为表现为四种方式即实行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每一行为人的行为都与危害结果有相应的因果关系;(三)共同犯罪的故意:各共同犯罪人认识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社会危害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李永华律师补充:

抢劫共同犯罪数额认定标准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

(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二)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三)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关于转化抢劫的认定

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未达到“数额较大”,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但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盗窃、诈骗、抢夺接近“数额较大”标准的;

(2)入户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诈骗、抢夺后在户外或交通工具外实施上述行为的;

(3)使用暴力致人轻微伤以上后果的;

(4)使用凶器或以凶器相威胁的;

(5)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