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无罪辩护?哪些人是必须进行无罪辩护?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42:51 36937

法律上,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然而在生活中,“如果你没罪,为什么会抓你?”的思想依然广泛存在,很多人认为被抓等于犯罪,犯罪就要受刑罚处罚,以致不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于舆论或自身思想等因素考虑,不敢作无罪辩护。那么,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无罪辩护哪些人是必须进行无罪辩护

被告人被控骗取贷款罪,有哪些情况可以为其辩护无罪

无罪辩护是指被告人和其辩护律师在庭审中为被告人作无罪的辩解,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公诉人得到法院支持,被告人被判决有罪;一个是辩护观点被法院采纳,被告人被判决无罪。无罪辩护的原则,是指律师在为被告人进行辩护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准则。

通常情况下,律师可以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无罪辩护的情形有: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实施被指控犯罪行为。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刑事责任能力。如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如完全性精神病人犯罪或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时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

3、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

4、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法律规定,因当事人实施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为,导致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不认为是犯罪。

5、证据不足。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要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的,就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形成对应的证据链,否则应当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

6、刑法不予追究。如追诉时效已过,不予再追究的;刑事自诉案件,当事人撤诉的。

7、办案机关程序违法的。办案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取得的证据难以保证其真实与公正性,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极有可能出现差错。如警方或检察院取得的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一般情况下,很多人可能很难分辨自身是否可以进行无罪辩护的,若被警方传话问询,甚至已采取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向警方交代相关事实,切莫轻易向警方承认自己有罪。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