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法条中规定,过失犯罪怎样才负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网友咨询:
《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怎样才负刑事责任?
浙江玉海律师事务所陈善锋律师解答: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陈善锋律师解析: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有何不同?
我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刑法对故意犯罪的规定,故意犯罪是指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样的行为的发生和结果的产生。因此故意犯罪体现出犯罪行为人主观恶性较大,根据该条规定,对于故意犯罪,都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在故意犯罪中,还可以将其分为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直接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过失犯罪:
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对于过失犯罪,刑法规定必须要由刑法明文规定是犯罪的,才承担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在主观恶性上明显不同,故意犯罪是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则是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由于主观上的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导致了结果的发生。因为对于过失犯罪,只有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后果,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的,刑法才将其列为犯罪,规定了刑罚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貌似犯罪实际上却不是犯罪的行为,刑法上将之称为“无罪过事件”。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顾名思义,无罪过事件并不是犯罪,因此也不会受到刑罚的处罚。
-
只要持有假币就触犯刑法吗?
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故意持有或者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
-
如何理解刑法中的结果加重犯?
结果加重,即犯罪行为出现了一定的犯罪后果就要加重处罚,如抢劫罪致人重伤、死亡和强奸罪致人重伤、死亡。
-
伪造公司印章的行为是否触犯刑法?
有时投资者为了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通过集思广益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或是为了更好地筹集资本,会选择成立合伙企业。但在成为企...
-
相约自杀行为在刑法中如何认定?
所谓相约自杀,是指二人以上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实践中出现过这样的案例,即相约自杀中的受托方在帮助对方完成自杀行为...
-
伪造健康证的行为触犯刑法吗?
健康证是指对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
-
刑法规定的管制,期限是多久?
刑事处罚中的五大主刑都是有刑期规定的,当然针对不同的刑事处罚,法律中规定的刑期是不同的。那么大家知道管制刑期是多久吗?网...
- 男子因无聊点燃杨絮致30余辆...2023-02-23
- 丈夫上门捉奸,被情夫反杀,对...2023-02-23
- 死刑犯被执行后附带的民事赔偿...2023-02-23
- 家人需要照顾的,能否判处监外...2023-02-23
- 宝马占路虎车位被堵系谣言,寻...2023-02-23
- 郑州业主控诉厕所主卧被监控,...2023-02-23
- 宣判前交罚金是否可以减刑,罚...2023-02-23
- 杀人案件的嫌疑人有自首情节的...2023-02-23
- 多次窃取他人电瓶车上的电瓶并...2023-02-23
- 缓刑可以异地执行吗2023-02-23
- 生产用于治疗传染病的劣药构成...2023-02-23
- 关于使用假币罪有哪些规定?2023-02-23
- 侵害商业秘密会面临什么样的处...2023-02-23
- 买卖人口买家是否会处罚,买卖...2023-02-23
- 陌生男子火车上强抱8岁小女孩...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