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过失犯罪就要负刑事责任吗,最高判多少年?
人如果主观上是过失导致犯罪结果发生的有时也需要负刑事责任,那么过失犯罪在什么情况下负刑事责任?最高判多少年?
网友咨询:和老公吵架的时候不小心失手用水果刀捅到了老公的腰上,结果老公不治身亡了。这是过失杀人吗,会判几年?
北京市京师(重庆)律师事务所杨毫律师解答: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过失犯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处罚上,因为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比故意犯罪明显要小,因此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处罚比对故意犯罪的处罚要轻。
杨毫律师解析:
过失的种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应当预见的前提是能够预见:需要考虑行为人的知能水平、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以及行为时的客观环境。
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即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而非任何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又被称为有认识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行为人在已经预见危害结果的同时还实施该行为,是因为行为人凭借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相信自己能够避免结果的发生,但所凭借的主客观条件并非真实可靠:过高估计自己的主观能力、不当地估计了现实存在的客观条件对避免危害结果的作用或者误以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可以避免结果发生。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认识因素。
轻信能够避免又表明行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这便是过于自信过失的意志因素(不能认为“轻信能够避免”是过于自信过失的意志因素)。
过失的认定:
第一,过失犯的客观构成要件。过失犯存在实行行为,但其定型比故意犯的实行行为缓和。
第二,过失向故意的转化: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导致对某种法益产生危险,但故意不消除危险,希望或者放任结果发生地,直接认定为故意犯罪。
过失行为虽然已经造成了基本结果(成立基本的过失犯),但在能够有效防止加重结果发生的情况下(既有履行义务的能力,又有回避结果的可能性),行为人具有防止加重结果发生的义务却故意不防止的,对加重结果成立故意犯罪。
过失犯罪和过失行为的区分:
1、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而疏忽大意是无认识的过失。
3、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相同:两者都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区别:(意志上)间接故意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了行为人的意志;(认识上)间的主观上考虑避免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采取的措施;过于自信过失则考虑到可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一个是明知,一个是预见。
以诚待人,忠于法律,忠于委托人。
-
因争吵气死他人算过失致人死亡吗?
“气死我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表达情绪时常用的话,但在争吵过程中如果一方真的被“气死了”,另一方是否需要担责呢?
-
医疗损害中哪些情形可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医疗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因过失,或者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无论有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或者其他损害...
-
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是什么?
在刑法理论中,对于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分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
-
如何解释“过于自信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又叫“有认识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
什么是无过失船舶碰撞?无过失船舶碰撞情形有哪些?
无过失船舶碰撞,是指不存在人为的因素,完全是因为客观原因或不明原因造成的船舶碰撞。其处理原则为相互不负赔偿责任,损失由各...
-
缔约过失与违约有哪些区别?
订立合同前合同双方的当事人要协商好合同的相关问题,协商达成共识的,就要缔结合同,缔结合同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缔约过失等的...
- 19岁小伙竟同时有三个男朋友2023-02-23
- 偷家里的东西被遭家人报警、被...2023-02-23
- 新冠疫情期间,故意传播虚假恐...2023-02-23
- 强奸罪判多少年,强奸罪的量刑...2023-02-23
- 抢夺他人财物未遂后,进行胁迫...2023-02-23
- 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会受到...2023-02-23
- 符合假释条件的,应当如何办理...2023-02-23
- 德州大姐遇诈骗把骗子聊崩溃了...2023-02-23
- 女童车内窒息身亡父母或被追责...2023-02-23
- 知道别人犯罪不举报构成包庇罪...2023-02-23
- 为什么不将吸毒定做死刑呢?2023-02-23
- 为了达到和妻子离婚的目的,伪...2023-02-23
- 如何认定逃税罪?如何进行处罚...2023-02-23
- 洗钱罪一般是怎么判刑的?2023-02-23
- 暴力催债涉嫌什么罪名?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