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用身份证贷款如何处罚,会判几年?
想要贷款的话,通常是需要用到我们的身份信息的,如果我们的身份证被他人盗用进行贷款的话对我们是一个侵害的行为,那么这样的情况是否可以被判刑?会判几年?
网友咨询:偷用别人的身份证贷款会被判几年?
安徽金亚太律师事务所张新律师解答:
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属于违法行为,将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盗用他人身份证贷款,构成侵犯姓名权的民事侵权行为。用别人身份证贷款,属于贷款诈骗,若情节严重,可构成金融诈骗罪,贷款人将面临牢狱之灾。
用别人身份证贷款将使得自己名誉受损,人机关机被破坏。因为,无论是偷用别人身份证贷款还是借用别人身份证贷款,都会造成经济纠纷和信任危机。
《民法总则》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冒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属于违法行为,将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张新律师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贷款诈骗罪属于金融犯罪的一种。
《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精神,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但是,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时候,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但上述“数额较大”的规定,已经被去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五十条所变更。该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五十条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因此,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贷款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标准应为2万元,“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已经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四条执行,即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所谓情节严重,是指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其中数额巨大,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是指贷款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其他严重情节,则是指下列情节之一者:(1)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行贿,数额较大的;(2)挥霍贷款,或者用贷款进行违法活动,致使贷款到期无法偿还的;(3)隐匿贷款去向,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4)提供虚假的担保申请贷款,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5)假冒他人名义申请贷款,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
所谓情节特别严重,是指诈骗贷款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参照《解释》,前者即数额特别巨大,是指贷款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后者即情节特别严重情节,是指下列情节之一者:(1)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巨大的;(2)携带贷款逃跑的;(3)使用贷款进行犯罪活动的。
有理帮你打赢官司,无理助你减少报失。
-
夫妻离婚,贷款的房屋怎么分割?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殿堂,也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少人最终婚没了,爱情也结束了。可是婚离了,大家却开始计较财产的那点事...
-
贷款后转借给他人,借款合同有效吗?
在日常生活中,资金周转、借钱还钱都是很常见的情形。自己从银行贷款、自己支配资金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从银行贷款后再借给他...
-
贷款公司倒闭,借的钱还要还吗?
网贷行业近年来迅速崛起并泛滥成灾,但很快又在违规和整顿下爆雷倒闭······剩下债务人又惊又喜不知所措,还有点幸灾乐祸,...
-
陈彦赫律师:“具有真实足额担保”情形下骗取贷款罪的出罪要点
2006 年 6 月 29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六)》,在《刑法》第 175 条“高利转贷罪”之后新增...
-
如何解释违法发放贷款罪?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
-
银行曝光借款人的逾期贷款事实是否侵害借款人人格权
民法典相关条款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在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的范围内合理实施行为的,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 盗窃他人的电动车,会受到怎样...2023-02-23
- 什么情况下不负刑事责任?民事...2023-02-23
- 对处罚产生影响的行为有哪些2023-02-23
- 股东借款和抽逃出资如何界定?...2023-02-23
- 安徽27岁女主持人离世,疑因...2023-02-23
- 曹树昌律师:十年前的抢劫案,...2023-02-23
- 又一电诈洗钱团伙被端!惹不起...2023-02-23
- 怎么去监狱探望犯人2023-02-23
- 引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播...2023-02-23
- 在微信朋友圈等网络社交工具中...2023-02-23
-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出现隐瞒救灾...2023-02-23
- 饭店老板强迫购买消费怎么处罚...2023-02-23
- 什么情况适用取保候审?取保候...2023-02-23
- 擅自封路等行为是否违法2023-02-23
- 刑法第82条内容是什么?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