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诽谤罪成立怎么赔偿,赔偿金额是多少?
诽谤是一种散播侮辱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虚构事实的行为,被诽谤的人因为这些虚构的事实有很大的困扰,严重危害到了自己的生活可以选择报警。散播谣言的人如果被定为诽谤罪需要向受害者进行赔偿,我国规定诽谤罪怎么赔偿金?
网友咨询:诽谤罪成立的话要赔多少?
云南华恒律师事务所宋豪律师解答:
在我国诽谤罪的赔偿金额要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以及受害人的损失结果等因素进行确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宋豪律师解析:
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谤则必须是捏造事实。
(2)侮辱含暴力侮辱行为,而诽谤则不使用暴力手段
(3)侮辱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定,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曾经在政府机关从事法律工作,后辞去公职成为一名专职律师。执业以来独立办理多件刑事大案,今年有4件的当事人成功取保候审,2件判处缓刑。民事案件主要擅长建设工程纠纷、买卖合同纠纷。
-
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诽谤罪?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后果可真不是“开玩笑”的,如果被害人提起刑事自诉的,造谣者可能涉嫌诽谤罪。
-
诽谤侵犯他人名誉权,名誉权构成的因素有哪些?
随着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的蓬勃发展,造谣诽谤行为由线下向网上延伸。借助视频剪辑拼接、杜撰配文、捏造画外音、“深度伪造”技术...
-
大学学生诽谤他人被开除学籍,诽谤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网上的言论越来越自由,但是不掌握尺度的话会造成诽谤,那么大学学生诽谤他人被开除学籍,诽谤罪...
-
造谣诽谤他人成本太高,你还敢造谣吗?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
-
江歌妈妈公开投诉陈岚造谣诽谤
恶意造谣诽谤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当事人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承担侵权责任。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则涉嫌触犯诽谤罪。所以...
-
被别人故意诽谤应如何收集证据
被别人故意诽谤应如何收集证据
- 故意伤害和寻衅滋事的区别是什...2023-02-23
- 未成年将他人捅伤的,会被判刑...2023-02-23
- 不作为也会构成犯罪吗,哪些罪...2023-02-23
- 诈骗当场抓获应认定为既遂还是...2023-02-23
- 扰乱法庭秩序是否会构成犯罪?...2023-02-23
- 邻居拉架遭嫉恨,被打身亡,打...2023-02-23
- 套路贷是否属于诈骗犯罪?贷款...2023-02-23
- 哪些情形能认定为立功?哪些情...2023-02-23
- 疫情期间哄抬口罩食品等必需品...2023-02-23
- 艾滋男炫耀感染大二女生犯罪...2023-02-23
- 未经核实散布虚假信息、谎报疫...2023-02-23
- 诈骗罪的从犯会被判多久的刑?...2023-02-23
- 串通立功主要表现为什么类型,...2023-02-23
- 因感情纠纷,殴打妻子致其死亡...2023-02-23
- 持刀故意伤害他人致人死亡,会...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