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自己真实身份是否影响自首的认定,自首认定的规定是怎样的?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自首有两个构成要件:“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投案是构成自首的基本条件,但如果投案后不如实供述,也不构成自首。从时间上来说,投案在前,自首在后。那么,隐匿自己真实身份是否影响自首的认定,自首认定的规定是怎样的?
戴甲骑着三轮电动摩托车来到工业园区一厂房仓库,从中盗走了部分电缆线,价值人民币1万元。戴甲在离开现场回家途中,仅因形迹可疑被盘问,随即如实交代自己的盗窃电缆的犯罪事实,但戴甲谎称自己叫孙乙,且1997年3月10日出生等情况。这样是自首吗?
不一定会影响。如果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身份等情况与真实情况虽有差别,但不影响定罪量刑的,应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等情况,影响对其定罪量刑的,不能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法律依据】
《刑法》第67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戴甲构成自首。具体分析如下:
构成自首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自动投案,二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首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罪行尚未被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具体到本案,戴甲在离开现场回家途中,因形迹可疑被盘问,随即如实交代自己盗窃的犯罪事实,正符合上述规定,应视为自动投案。
其次,所谓的犯罪事实是行为人实施的与犯罪相关的客观行为。行为人自动投案并对此如实供述的,司法机关可据此予以查实,并依法提起控诉。公诉机关在提起公诉前必须对被告人身份予以查清,一时难以查清的,但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仍可依法起诉、审判。具体到本案戴甲冒名顶替,从而谎报年龄,司法机关可通过刑事诉讼整个过程,一般可予查清。这并不影响司法机关对其犯罪事实的侦查、起诉和审判,而涉案犯罪事实又是戴某主动供述的,故自首情节仍可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处死刑的可能。如果对自首后的犯罪嫌疑人过于普遍地从宽处罚会产生弊病,与预防犯罪的目的相悖,尤其是对社会危害大的罪名。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 去没有人住的房子盗窃算是入室...2023-02-23
- 恋爱期间的转账,分手后还能要...2023-02-23
- 分手后自杀,对方需要承担责任...2023-03-03
- 利用银行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2023-02-23
- 不认定为抽逃出资罪的情形有哪...2023-02-23
- 被拘留过能开无犯罪证明吗?申...2023-02-23
- 出狱后两年内又犯罪,会受到怎...2023-02-23
-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属于毒品犯罪...2023-02-23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的人...2023-02-23
- 什么是单位受贿罪?2023-02-23
- 小偷偷自行车摔死车主需负责吗2023-02-23
- 河北6名学生围殴1女生,警方...2023-02-23
- 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的所有...2023-02-23
- 怎么判定是没收犯罪人全部财产...2023-02-23
- 梅姨案又一被拐儿童被找回,防...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