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谣言,网络平台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那么,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谣言,网络平台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我在网络平台被诈骗了,怎么解决?
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谣言,网络平台担责。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分别以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比如,为毁损他人名誉而揭人隐私,越揭得逼真,其侵权性质越为恶劣。
散播谣言或承担以下责任:一是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最典型的是名誉侵权,它指的是文学作品、通告文字、行为语言或其他形式对当事人产生了名誉上的消极影响所构成的一种违背人权的行为。名誉侵权的责任认定是这样的: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损害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侵权行为)、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过错),这侵权四要件来认定。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名誉侵权认定。这里突出既有新闻报道严重失实,也致他人名誉受损两个要件,两者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
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谣言,网络平台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那么,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谣言,网络平...
- 入室盗窃他人的贵重财物,会...2023-02-23
- 明知朋友有杀人的事实依旧帮助...2023-02-23
- 受贿罪被判刑八年能减刑几年?...2023-02-23
- 职务犯罪有哪些?职务犯罪的特...2023-02-23
- 四人共同殴打一人,致其死亡,...2023-02-23
- 判刑五年自首大概会减刑多少?...2023-02-23
-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违规游客涉嫌...2023-02-23
- 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构...2023-02-23
- 上海杀妻焚尸案凶手死刑,故意...2023-02-23
- 未成年人在抢劫中失手杀人,会...2023-02-23
- 侵犯商业秘密是否能治安处罚,...2023-02-23
- 大时代产品是不是传销2023-02-23
- 哪些行为构成扰乱法庭秩序?扰...2023-02-23
- 什么是死刑缓期执行,法律如何...2023-02-23
- 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