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谣言,网络平台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那么,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谣言,网络平台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我在网络平台被诈骗了,怎么解决?
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谣言,网络平台担责。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分别以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比如,为毁损他人名誉而揭人隐私,越揭得逼真,其侵权性质越为恶劣。
散播谣言或承担以下责任:一是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最典型的是名誉侵权,它指的是文学作品、通告文字、行为语言或其他形式对当事人产生了名誉上的消极影响所构成的一种违背人权的行为。名誉侵权的责任认定是这样的: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损害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侵权行为)、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过错),这侵权四要件来认定。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名誉侵权认定。这里突出既有新闻报道严重失实,也致他人名誉受损两个要件,两者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
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谣言,网络平台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那么,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谣言,网络平...
- 以盈利为目的,印刷出售盗版书...2023-02-23
- 高速收费站冲卡行为,会构成什...2023-02-23
- 4女子半夜开保时捷菜地疯狂偷...2023-02-23
- 销售治疗传染病的劣药构成犯罪...2023-02-23
- 多次在商场盗窃手机,会受到怎...2023-02-23
- 得不到就毁掉!女硕士拒绝同事...2023-02-23
- 丈夫上门捉奸,被情夫反杀,对...2023-02-23
- 醉酒斗殴致死如何处罚,怎么规...2023-02-23
- 在网上出售他人信息,会受到怎...2023-02-23
- 利用外卖碰瓷敲诈商家,涉嫌什...2023-02-23
- 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青少年违...2023-02-23
- 防卫过当致人轻伤一般应如何判...2023-02-23
- 近六旬男子遭22岁情人索赔2023-02-23
- 如何看待正当防卫2023-02-23
- 打麻将死亡麻将馆要担责吗?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