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QQ报复诽谤能够成为犯罪吗,有什么法律规定?
言论自由是我国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但这种言论自由不是绝对性的言论自由,正确地讲,是相对性的。比如某某惹恼了我,我要要在我的QQ空间里发文损毁他的声誉。那么,用QQ报复诽谤能够成为犯罪吗,有什么法律规定?
用QQ报复诽谤能构成犯罪吗?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明确网络诽谤入罪标准,即谣言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明知诽谤仍提供帮助以共同犯罪论处。
司法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是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由此,用QQ诽谤他人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区分诽谤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诽谤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比如,为毁损他人名誉而揭人隐私,越揭露得逼真,其侵权性质越为恶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此外,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
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诽谤罪?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后果可真不是“开玩笑”的,如果被害人提起刑事自诉的,造谣者可能涉嫌诽谤罪。
-
诽谤侵犯他人名誉权,名誉权构成的因素有哪些?
随着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的蓬勃发展,造谣诽谤行为由线下向网上延伸。借助视频剪辑拼接、杜撰配文、捏造画外音、“深度伪造”技术...
-
大学学生诽谤他人被开除学籍,诽谤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网上的言论越来越自由,但是不掌握尺度的话会造成诽谤,那么大学学生诽谤他人被开除学籍,诽谤罪...
-
造谣诽谤他人成本太高,你还敢造谣吗?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
-
江歌妈妈公开投诉陈岚造谣诽谤
恶意造谣诽谤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当事人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承担侵权责任。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则涉嫌触犯诽谤罪。所以...
-
拆迁款没有到位的可以拒绝搬迁吗,有什么法律规定?
在实践中,征收方为了压低补偿成本,提高拆迁效率,常常进行逼迁、强拆等违法行径。这对于被征收人来说是致命的,因为被征收人房...
- 开车闯红灯致1死1伤会判刑多...2023-02-23
- 强奸罪详解2023-02-20
- 刑法中的被害人承诺怎么理解?...2023-02-23
- 如何能判缓刑,判缓刑的条件是...2023-02-23
- 涉嫌非法公开募捐、诈捐,如何...2023-02-23
- 主动投案自首的能否减刑2023-02-23
- 新冠疫情期间,故意传播虚假恐...2023-02-23
- 盗窃罪能够适用缓刑吗2023-02-23
- 李锦莲坐冤狱拒绝国家赔偿,你...2023-02-23
- 判处死缓是什么意思?2023-02-23
- 男子将新生婴儿扔进垃圾箱是否...2023-02-23
-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量刑标准...2023-02-23
- 异地派出所传唤可以不去吗?不...2023-02-23
- 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有哪些...2023-02-23
- 虚假诉讼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如...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