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的行为有哪些,是什么?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25:23 11613

自首的本质是行为人在犯罪后自动将自己交付国家追诉,对国家的追诉活动持配合态度,即愿意接受国家的审理和裁判。那么自首的行为有哪些是什么

自首的行为有哪些是什么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

《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从司法效果来看,如果自首后弃保潜逃认定为自首,可能起到不良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刑法中对于认定为自首者,予以明显的从轻或减轻处罚,有利于引导犯罪嫌疑人认罪服法,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而自首后又弃保潜逃者,敬法服法的态度明显不足,且需要公安机关再次公告通缉,布置警力抓捕,浪费司法资源,显然不利于化解社会矛盾。若认定为自首,将起到不良的效果,误导民众先以投案换取日后自首的从轻减轻处罚,再潜逃以试图侥幸躲避刑罚。

法律规定自首制度的主要意义,在于鼓励犯罪分子自动投案,使案件得以及时侦破和审判,并使犯罪分子悔过自新,不致隐藏在社会上继续为非作歹。

延伸阅读
  • 什么样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 操纵证券市场罪通常情况下怎么判刑?

    近年来,立法机关、执法机关持续依法从严治理、打击操纵市场等证券违法犯罪行为,逐步构建起行政、刑事多元的追责体系,对操纵市...

  • 醉驾罚金要在什么时候交?

    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判决时,强制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资金,对犯罪分子进行经济制裁的一种刑罚方法。

  • 辞退n+1补偿是什么意思?

    生活中的离职在法律上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协商一致离职、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终止、事实...

  • 入室打人构成什么案件?

    大家都知道自己的房子如果没有经过同意的话,其他人是不可以进来的,否则的话就有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如果还入室打人的话是...

  • 未成年人怀孕男方该怎么判?

    虽然现在的性观念比较开放,但是我们要知道在未成年的情况下发生关系也有可能受到法律的处罚,这需要我们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