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是否可以撤案,撤案的情况有哪些?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24:56 7917

撤案即撤销刑事案件,是指侦查机关对于所立的刑事案件,经过侦查,发现对犯罪嫌疑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依法撤销所立案件的侦查活动。依法撤销刑事案件,有利于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那么职务侵占罪是否可以撤案撤案的情况有哪些

职务侵占罪是否可以撤案撤案的情况有哪些

不能撤案。这个涉嫌刑事犯罪,无法撤案。撤案不是个人可以决定的,公诉案件个人无法决定可否撤诉,只有在自诉案件中个人才有权利撤诉。

《刑法》第271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

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遇到以下情形,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

一、没有犯罪事实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条件之一就是有犯罪事实。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如果发现没有犯罪事实,那么就否定了原来的立案依据,也就不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而应当及时撤销案件。

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如果立案侦查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自然就不存在犯罪事实,也就没有必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三、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虽然行为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但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过了追诉时效期限,在此追诉期限内,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逃避侦查和审判,就不再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四、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死亡,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五、经济犯罪案件,经立案侦查,对犯罪嫌疑人解除强制措施后12个月,仍不能移送审查起诉或者依法处理的,应当撤销案件。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