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称约会被感染致使多区大排查,编造虚假信息会受到什么惩罚?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20:47 43044

如今随着网络日益发达,每个人都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但是有些网民却为了个人目的,编造虚假信息甚至造谣,殊不知已经触犯法律底线。那么谎称约会被感染致使多区大排查编造虚假信息会受到什么惩罚

网络平台流转某文章,称广州南沙一男子与一女子约会就餐被感染,该女子来深圳导致深圳多区开展大排查,经查,该文为不实信息。那么编造虚假信息会受到什么惩罚

编造者对其编造虚假信息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依法对编造者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互联网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随意编造的虚假信息所造成的影响往往超乎制造者的预料。

由于信息流动的便捷与迅速,个体言论和行为都可能被迅速传播和放大,甚至可能产生难以预期的蝴蝶效应,引发公共事件和社会问题,从而影响社会管理秩序,而一旦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都将追究法律责任。

没有任何人会希望自己身处在一个充斥着谣言欺诈、和暴力的不良社会,我们都希望拥有一个良好有序的社交体验和生活质量。

因此建设法治、文明、健康、理性的网络社会,需要每个人要做到懂法、守法,理智、理性地表达,坚决不造谣、不传谣,自觉抵制违法乱象、维护网络秩序,还要勇于传递更多的正能量,不断发出更多的“好声音”。疫情变化牵动人心,谣言信息的传播扩散,容易导致广大市民群众焦虑恐慌,甚至会造成人身财产安全实际损失。

延伸阅读